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1 / 2)





  过了两日,何庆他们虽然赏钱还没下来。可该去做活儿的地方,都已安排了下来。这几个人各自由王氏安排的去处,只何庆,被何媗在何老夫人面前提了一句话,安排进了顾氏留下的一间铺子里。虽都不是顶好的差事,但起他们之前做的差,却也是好多了。

  原他们的家里并不于何府当差的婆娘,现如今也都安排了进来。这些婆娘虽没得那些男人讲个虚头义气,但都是些过日子的。因得了何媗过年时给的银钱,又听得这些当差的活儿都是何媗为她们一点点争下来。所以这些人一进府里,就只靠了何媗。

  不几日,这几人中有两三个较舍得孩子的,也领进了府里。何媗因这几个领进来的孩子家里与自己同声同气,都是个可以放心用的。就留了三个小子跟了何培旭,自己留了那两个丫头,起名白术,白芷。

  白术也十五了,看起来是个稳重的,看起来颇有些春燕的性情。

  白芷是何庆的闺女,只七岁,才略懂些事,也做不了什么活。

  但因何庆早早的没了老婆,家里也没个人。何媗为了体恤何庆,才留了他的闺女。多少于这府中,也有个照应。

  于是这么些个人,有在府里做买办的,有在内厨管事的,有在后院看园子的,有去庄子上的,有去铺子里的。就好像种子一样扎进了何府里,又迅速的用他们长出的枝蔓又拉扯了一些人进来。

  期间,因何安谦忙着调任的事,未有心思理了后院。何老夫人与王氏和吴氏更是没觉出什么,那些觉出来不对劲儿的,如崔嬷嬷等人,却是懒怠去说的。

  只几日,何府竟然满是何媗的耳目。这也是因为王氏管家时间短,且手段粗糙,并未撼动了顾氏管家时留下的根本的原因。下面的人虽于面上夸赞王氏,说她待下人宽厚,但于心里却是觉得她刻薄无能。往年顾氏于这些人心中不过是五分好,却因着王氏这一衬,到显出十分的好来。

  于是只何媗稍一拉扯,许多人就转向了她这边。

  自此,何媗知道事儿越发多了,行事也方便了许多。

  很多事就是她不着人打探,也有许多人,拿了些自觉的有用的消息,过来讨好了何媗。

  于是,反倒是何媗比王氏更早知道了芳姨娘有孕的消息。

  何媗得了这消息,略犹豫了片刻,本想将这消息透给了王氏听,看王氏如何处置。后来又想,那怀了孩子是如何能瞒得住的,王氏迟早会知道这事,自己是做过母亲的,又何必去惹这桩杀孽。也就不做任何举动,只等了王氏那边能闹出个什么。

  果然没过几日,王氏就觉出了这事。随即,芳姨娘的胎就落了下来,是一个已成型了男胎。这一事,却是连何老夫人都惊动了,着人过去问。

  只是王氏却表现的毫不知情,似乎她真的既不知道芳姨娘何时有孕,又怎么没了的。

  当晚何安谦回来,听得芳姨娘的胎没了,很是惋惜他那还没出世的儿子,也无暇顾忌了芳姨娘如何。只去问那王氏的话,王氏自然不肯认,两人争吵了一番,何安谦就一人睡去。那晚何安谦因近日很不顺遂,又喝了些酒,恰好锦鹃于他面前,就胡乱拉着锦鹃滚到了一处。

  第二日,仍带着气的何安谦,就抬了锦鹃做姨娘。锦鹃原是王氏的陪嫁丫头,便是要做姨娘,也该是由王氏允了。何安谦这确实是没打算给王氏的脸了。

  而芳姨娘这边,竟无一人理睬。她刚失了孩子,又听府医说她以后都不会再生育。于是,芳姨娘是连半点儿念想都没了,心里怕极了后半生的孤苦无依,觉得往后的日子是没办法苦熬下去了,就寻了个绳子吊死在房里。

  一个没了孩子的姨娘,于何安谦来说本就不算个什么。而且芳姨娘又是买来的,本就没什么娘家人。听得她死了,何安谦就命人抬了出去,胡乱葬了。

  只何安谦颇有些怨恨柯顺办事不利,先头没办好何媗的事,这时又没护好自己的儿子。再与先前的刘勇比,就更显出柯顺的无能来。

  某天,只一件小事没办好,何安谦就于众人面前训斥了柯顺一番,踢了柯顺一脚。让往常在何府中最得脸的柯顺于众奴仆面前丢了脸面,成了好一段时间的笑话。

  何媗原也当芳姨娘孩子的事是王氏做的。谁料得到的回信儿,却是王氏得到芳姨娘有孕的消息后确实生气,但因这段时间与何安谦闹了些不快,并未敢有什么举动,那芳姨娘自己就没了孩子。

  何媗听后,略合了眼睛。心想,难不成是芳姨娘自己没保住孩子?但也太凑巧了。怎么王氏才知道消息,芳姨娘的孩子就没了。

  而这时,何媗却想起一个能于王氏那边知道消息,且从中得利的人来。

  莫非是锦鹃?

  对锦鹃,何媗是起过拉拢的心的。只锦鹃就是在王氏那里受尽排挤,也未松动一丝一毫。反而顶着王氏的辱骂,做事尽心尽力。这类人,不是当真对王氏忠心不二,就是存了志向的。

  何媗心想,若真是锦鹃做的,那她就不会只奔着一个姨娘去的。看来还是自己于对方心里不是那最高枝儿,才没引得这只鹃鸟儿落在自己这边。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杂酱酸辣粉、10625343、兰墨茶的地雷。^ - ^

  ☆、40坐观虎斗

  刘杨两家的事,皇上最后还是推给顺天府查办,责令严查。这顺天府尹原比上任会揣度圣意,这个烫手的山芋,于他手上不过几日就查个清楚,最后查验的结果是刘家二公子就是杨府的公子杨政所杀。

  得到这结果,皇上立即就下了旨。至于究竟皇上的圣旨上说得是什么,民间这些平头百姓是不大清楚了。

  只知道刘杨两家皆安然无恙,就刘家那几个鲁莽绑了杨政的,被判罚了几个月的俸禄。但那刘国公家又何尝少了这几个月的俸禄?且杨家那个小公子被人一吓唬就吓死了,怎么样也不是个能杀人的人。既然外人都能猜出几分,杨家又如何猜不出来,紧着喊着委屈入宫去见太后。这也是杨家一时气恼,急得糊涂了。怎不想想顺天府既然得了这样的结果,就必然有了上面的意思。

  果然,杨家一个人都进不得宫去,只听太后病重了,任谁也见不到。

  当今太后并不是皇上的生母,皇上的亲生母亲乃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后来太后无子,就领了过去。承了杨家的势,皇上才逐步的取得了皇位。虽说是母子,但太后却只比皇上大了几岁。现也不是垂暮之年,怎就突然病的那般重。

  杨家还在疑惑的功夫,却是传来的太后病薨的消息。

  皇上扶棺痛哭,三日未进食,亲写祝文,言辞悲切,誓作天下人心中的孝子典范。便是先头与太后为刘杨两家之事相争的刘贵妃,也是悲痛欲绝,几欲哭死。

  杨家这时才恍惚明白了里面的事儿。只心惊胆战的去忙着太后病薨的事,无人再敢理会与刘家的纠葛。

  因太后薨逝,民间的嫁娶喜庆之事一律停了,凡有爵位的人家于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

  各王公贵族均将家中一应的华贵物品都撤了下来,只捡些素净的东西拜放。临京城中所有人家,都于门前悬置白布,未满三月,不得取下。

  一时间,临京城中一片缟素。

  因何老夫人等有诰命在身的均需入朝随祭,府中倒也空出些闲事来与何媗做,只锦鹃虽抬了姨娘,但因与王氏正经儿对立起来,倒被压制的半点儿管不得事。

  何媗最在前世没对太后的突然薨逝起疑,但这一世,却是看出太后死的略有些蹊跷的。只此事距她甚远,并不是她能操心的。既刘杨两家的事结了,何媗就也安下心来处理了府内事物。

  此时,王氏也知道了徐妈妈的儿子原是锦鹃找人告进去的,新仇添上旧恨,就与徐妈妈一道将毕生的智慧都拿了出来对付锦鹃。锦鹃本就不想于此刻跟王氏撕破脸,虽然王氏频频出招要治死她,她也只略施小计的化解了。

  一时间,你釜底抽薪,我过河拆桥,你栽赃陷害,我挑拨离间。什么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两方都用了遍。

  王氏只靠着娘家权势,凭着一双儿女,使得何安谦暂时离不开她。锦鹃就委委屈屈,只偎在何安谦身边做了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