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雍正的锦鲤妃第91节(1 / 2)





  这个发现令胤禛心中疑惑之余,对胤礽、胤禩、胤禟、胤俄更加多了一份戒备与防范。

  他们四人与年若兰非亲非故,对待年若兰的态度更加说明了他们对年若兰别有居心。年若兰是他的侧福晋,是属于他的女人,他又岂能允许其他男子对年若兰别有居心?即使这四个人是他的兄弟也不可以!

  第131章

  胤禛亲自审问了寒碧山庄里的侍卫及奴仆, 果然如他所料那般,根本没有问出任何有用的事情,这些人的嘴巴都紧得很, 而且对自己的主子忠心耿耿,胤禛想到他们背后的主子,也没有将这些人逼得太紧, 在审问之时也并未对他们动大刑。

  胤禛并未打算带年若兰在姑苏耽搁很久,毕竟,京城还有一堆乱摊子等着他回去收拾,况且, 年若兰已经太久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了,尽管他一直对外宣称年若兰因为服侍他而染病卧床、需要静养,可是, 时间长了依然难免引起众人的猜疑与议论。幸好他已经找到了年若兰,此时回京还不算晚。

  当胤禛告诉年若兰他们明日便要启程离开姑苏经由水路回京的时候,年若兰不由得愣了愣,遗憾的小声嘟囔道:

  “可惜这一次来姑苏,我哪里都没去玩呢便要回京去了!不过,也不打紧, 等长宁长大一些, 我再寻个机会带她一起来玩儿吧!”

  胤禛听到年若兰说此次来姑苏都未能四处逛一逛、玩一玩便要回京有些遗憾,还说打算以后等长宁长大一些, 再带她一起姑苏玩儿, 心里忽然觉得舒服了许多。

  胤禛握着年若兰的手, 忽然开口对她道:“等以后长宁长大一些,我会寻个机会,带你们母女俩再来姑苏游玩。只是这次时间匆忙, 也来不及带你去别处游玩了,不过倒是还有一些时间可以带你去街上逛一逛,品尝一下姑苏城民间的小吃。”

  年若兰听了胤禛的话,顿时开心的跳了起来,拉着胤禛急匆匆的便要往外走。

  这段日子她虽然被四位兄长安排的人照顾得极好,却只能住在寒碧山庄,不能踏出寒碧山庄一步。

  虽然寒碧山庄中的景致的确不错,可是,年若兰一个人住了这么久,早就已经将这些美景看腻了。

  此时听见胤禛答应带她去集市上逛逛,年若兰心中自然十分欢喜。

  胤禛于皇宫之中长大,原本对于民间这种烟火气虽然并不讨厌,可是也谈不上多么喜欢,尤其胤禛小有洁癖,看见街头巷尾出来摆摊儿的小商贩们卖的各种富有当地特色的民间小吃,胤禛总觉得这些东西做的并不是很干净,因而并没有想要品尝这些东西的欲望。

  可是年若兰却对这些民间小吃情有独钟,看见哪样小吃都想要尝一尝。偏偏年若兰的胃口又不大,每样东西尝了一两口便觉得饱了,而胤禛竟然一反常态的主动将年若兰吃剩的小吃都给吃光了,不仅看得随行的侍卫们瞠目结舌,就连年若兰都震惊不已。

  年若兰见胤禛又自然的伸手过来拿她手里才咬了一口的梅花糕,连忙将手背在了身后,担忧的劝道:

  “爷,您从前不是一向不大喜欢吃这些东西么?怎么今儿个吃了这么多?您还是别吃了,我担心您忽然吃这么多样儿小吃一会儿胃会觉得不舒服!”

  胤禛却仗着自己手臂长的优势从年若兰背在身后的手里将梅花糕抢了过来,“你这么喜欢吃这些小吃,我也想要尝一尝这些东西究竟有多好吃。”

  年若兰见胤禛神色淡然的一口一口将她吃剩的梅花糕都给吃了下去,从表情上倒是看不出胤禛究竟爱不爱吃这块梅花糕。“爷,您觉得这块梅花糕好吃么?”

  胤禛皱了皱眉头,坦言道:“算不上难吃,可是也没有多么好吃,大约唯一的优点便是甜的腻人了吧。”

  “甜的腻人?”年若兰惊讶的望着胤禛,“甜的腻人于我而言虽然算是优点,可是于王爷而言应该算是可怕的缺点了吧?王爷不是一向都不喜欢吃这些太过甜腻的东西么?”

  胤禛意味深长的看着年若兰,却道:“我只是觉得你吃过的这块梅花糕甜的很合我的口味,至于其他的那些梅花糕,我是没有兴趣品尝的。”

  年若兰微愣,心中不禁暗自疑惑胤禛刚刚是在对她说情话么?两个多月不见,胤禛怎么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都可以随口说这些甜言蜜语哄她开心了?这还是她从前熟悉的胤禛么?

  胤禛见年若兰听了他的话以后,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甜蜜、羞涩的神色,不禁皱了皱眉头。难道说是他哄人开心的方式不对?说的情话不够甜蜜?还是年若兰没有听明白他话里的含义?

  胤禛看时辰不早了,便打算带年若兰回去休息。年若兰却说她刚才吃了太多的好东西,有些吃撑了,所以拉着胤禛陪着她散步消食。

  年若兰看到河边有人在放荷灯,便拉着胤禛一起走了过去,也想要放荷灯。

  胤禛皱了皱眉头,在他印象中,放菏灯是汉人们为了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才会有的一种祭祀行为,因而胤禛有些想不通为何年若兰要拉着他一起放菏灯。

  年若兰看出了胤禛心中的疑惑,便柔声向他解释道:“爷有所不知,在江南一带汉人们有一个习俗,倘若有亲人患病,在病愈之后,康复的人及其亲眷便要制作菏灯,来河边投放。纸船明烛照天烧,菏灯随水飘远,有送走疾病灾祸之意。

  因而,放菏灯的习俗并不是仅有寄托对逝者哀思的用意,也有为生者祈福的涵义。放菏灯的时间自然不限于每月的初一、十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心愿选定时日。”

  胤禛听了年若兰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年若兰想要拉着他一起放菏灯,为的便是为他祈福。

  胤禛见年若兰拿着毛笔,认认真真的在菏灯上写下祝福,胤禛看得清楚明白,年若兰写的是愿夫君长命百岁,平安喜乐。

  愿夫君长命百岁,平安喜乐。

  胤禛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年若兰写在菏灯上的这句话,情不自禁的微微勾了勾唇角,也拿起一只菏灯,执起笔在菏灯上写下一句话。

  年若兰好奇的凑过去一看,只见胤禛在菏灯上写下的那句话是:愿若兰平安喜乐,岁岁相伴。”

  不知是因为今夜的夜色太美,还是胤禛写的这句话太过动听,年若兰望着胤禛熟悉的面孔,竟然觉得他比从前更俊朗帅气了几分。

  年若兰握着胤禛的手,忍不住开口问道:“爷,您刚才写在菏灯上的话,可是认真的么?”

  胤禛并没有直接回答年若兰的问题,而是皱着眉头忽然伸手敲了敲年若兰的额头,“瞧你生了一副聪明的面孔,怎么忽然问出这么笨的问题来?

  我刚才在菏灯上写下的那句话究竟是不是认真的,你自己回去好好琢磨吧。比起承诺,我更相信日久见人心。

  即使你的脑子再不灵光,日后天长日久,我的心意你也能慢慢明白。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刚才写下的那句话究竟是不是认真的。”

  胤禛说罢,便将手中的菏灯点燃,放入了河中。年若兰也将自己手中的菏灯点亮,放在了胤禛刚刚放入水中的那只菏灯旁边。

  胤禛与年若兰两人并肩而立,一起看着两只菏灯随着水流缓缓的漂向远方,此时两人虽然没有看向对方,却同时情不自禁的握紧了彼此的手。

  虽然夜凉如水,年若兰却觉得自己微凉的小手被胤禛紧紧的握在温暖的大手里,不仅让她的手逐渐暖和了起来,就连她的心里都觉得暖洋洋的,十分熨贴。

  胤禛与年若兰放了菏灯以后,便带着她回到了他们暂住的园子,年若兰此时方才注意到这座园子竟然比寒碧山庄还要更大一些,名字取得却格外有意思,唤做“偶园”。

  偶园?年若兰侧头看了看胤禛,心里却在琢磨着胤禛为这座园子取了这个名字,莫非是因为她在京城的私宅唤做“藕园”么?

  年若兰想起胤禛从前和她说过“偶园”这个名字的含义,佳偶天成,百年好合,再看面前的这座名为“偶园”的宅子,不禁多了一些想法。

  年若兰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忍不住问道:“王爷,这座园子是您的么?”

  胤禛低头看了看年若兰,在她耳边对她道:“是咱们的园子。”

  年若兰心中一动,忽然问道:“王爷的意思是您从前并没有带过其他女人来这座园子,今后也不会带其他女人来这座园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