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0七章 第二次保卫战(5-6)(2 / 2)


这两股日军全都来自灵峻山第二旅团。

如此同时,又有一千五百多名日伪军浩浩荡荡,从东门开出临水城。

在这支队伍里,日军全部来自田原旅团,总共八个中队,随行的伪军全部出自临水警备队。

为了便于隐蔽和急行军,两路大军皆无辎重车辆,全部采用单兵肩扛的方式,携带部分给养、武器和弹药,武器中只有步枪、轻机枪和掷弹筒。

午夜时分,峤南日军八个中队,保安团四个连,总共一千五百余人,从县城南门开出,与等候在城外炮兵大队会合。

这支炮兵部队来自周庄师团炮兵联队,共有五百多名日军,两天前便已到达峤南,驻扎在赤岭日军中队,12匹骡马拖拉12门41式山炮。

41式山炮口径74毫米,射程6300米,是侵华日军主要火炮之一,也是压制对方火力的最佳炮种,多装备野战师团所属的炮兵联队。

由于炮体轻巧,只有725公斤,2个士兵就能推着山炮到处跑,正因为这种优良的机动性能,41式山炮适合在各种地形中使用。

这次攻打独立团,日军之所以不远千里,从周庄出动射程较远火炮,目的显而易见,即远离独立团营区,防止被独立团再次偷袭。

两支队伍会合后,部队绕道而行,前往西南方向开进。

作为二次攻打独立团的副总指挥,安藤骑一匹枣红马,行走在步兵与炮兵队伍的衔接处。

作为保安团副团长,朱子辉也起一批枣红马,行走在安藤后面。

至此,日军二次攻打独立团正式拉开战幕,一线部队总共五千余人。

借鉴第一次攻打独立团过早暴露的教训,二次攻打方案首先规定,先头部队一律夜间行军,于夜间潜入作战区域。

除此之外,方案特别规定,行军路线必须绕道前行,一旦被路人发现,亦能造成误判。

凌晨五点三十分,西路大军历经近十二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赶至距离圈子岭大约四十公里处,从三处山林间停留宿营。

如此同时,北路大军行至距离圈子岭大约三十公里处,分两路从两处荒野林地间驻扎宿营。

时至晚上六时,临水总指挥部接到先头部队发来的电报――

先头部队现已逼近圈子岭四十公里处,按照作战预案,凌晨五点前对独立团形成包围。

这次攻打独立团,总指挥依然由师团参谋长石井少将担任,田原和安藤依然担任副总指挥。

看完电报,石井亲自用报话机下达指令,命令坦克部队立即出发,早上七点前到达指定作战位置。

接到指令,驻临水城外南坛军营两个坦克中队,共20辆97式中型坦克轰轰隆隆驶出营地。

这支坦克部队来自兖都独立特混旅团,由山东管区司令部调遣,早在三天前到达临水城。

97式中型坦克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全中15.3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一门97式短管火炮,携弹量120发。

辅助武器为2挺97式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位置。

在运行方面,97式坦克最大时速38公里,最大行程210公里。

因其火力和机动性能优越,97式中型坦克普遍装备侵华日军,是二战期间日军装备最为成功的车型。

下达完指令,总指挥部成员分乘四辆吉普,带领二十辆辎重卡车、五十辆辎重马车,以及三百多人的后勤保障队伍开出军营,直奔临水东城门\u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