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七十六章:任命百官(1 / 2)


接下来当然是六部了,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兵部共计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税赋、俸饷以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等于教育局外加外交部两个部门的职权。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的大理寺兴致并列。

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六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六部直接向皇上负责。

吕布想要改革管制的心思由来已久,并不是说说而已,连详表都列了出来。

接下来,吕布将自己列举出来的六部详细资料分发下去,令文武百官观看。

那些普通的文武百官看到吕布列举出来的详细官僚体系之后,不由得啧啧称奇。

而荀彧、郭嘉、贾诩等人看到这份官僚体系,则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份官僚体系,详尽而务实,只要能够严格执行下去的话,整个国家就如同一部机器一般,能够按部就班地运行。

这份体系,简直太完美了,完美到令他们感觉到高山仰止的地步。

并且这份官僚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权利都集中到了皇上手中。

这份体系,比汉朝使用的三公六卿制度,要完善了不知道多少。

这样的体系,就算是他们,也找不出什么纰漏和缺陷出来。

真不知道主公是怎么想出来这么完美的体系的!

接下来,就是要探讨研究一下各部官员的人选问题了。

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内阁人选,内阁等于是弱化版的丞相,必须要选取全才。

最终经过协商确定下来的人选是:荀彧、郭嘉、贾诩三人。

吏部尚书人选为陈宫,陈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并且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吕布白门楼下身死,只有陈宫和高顺陪着吕布身亡。

因此,在吕布看来,陈宫是最合适的吏部尚书的人选了。

户部尚书的人选,经过商议之后定为杜袭。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杜袭曾经担任过督军粮御史,后来又任职督军粮执法,最终入朝任尚书。

杜袭对处理数字极为敏感,担任户部尚书还是完全等够称职的。

当然了,若论起对数字敏感来,吕布觉得黄月英这丫头才最合适。

当然,吕布不可能任命她为户部尚书一职就是了。

不单单是因为在以前从来没有过女子任职的先例,其实吕布已经准备破这个先例了。

主要问题是黄月英资历太浅,根本不够资格担任尚书一职。而杜袭是最早一批跟随吕布的人,如果连杜袭都安置不好的话,那么其他人心里肯定会有看法。

更何况,黄月英最感兴趣的还是研究和教育,让她当这么大的官,她还未必肯接受呢。

礼部尚书的人选,蔡邕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蔡邕的才学就不用去说了,身份更是吕布的岳父,这个任命,没有任何人有意见。

刑部尚书人选,最终确定的是钟繇。

其实在吕布心目中,重要并不是最佳人选,在吕布看来,甚至周瑜或者鲁肃比他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