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八十二章,口嗨是要付出代价的(1 / 2)


曾几何时,郭淡和徐姑姑都陷入到礼教这个死胡同。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改变礼教,以此来改变公主的现状。

但想来想去,都觉得这是无法改变的,要顾虑太多,要承担太多的风险。

而且基本上是不可能改变的。

郭淡自己其实也已经证明这一点,不管他说得再对,做得再好,但问题依旧不变。

大家就是要针对他,反对他。

但这其实不是针对他郭淡,就是换哪个蛋来,结果都是一样,因为大家针对是他的背景,他的身份,以及他行事作风。

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得。

你说得再对,人家也可以不相信。

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存在着对与错。

在郭淡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他,永远不要尝试着去说服人家相信什么,那是上帝的任务。

商人的任务只是满足对方的需求,而不是改变对方的需求。

你信儒家,我就卖《论语》,你信上帝,我就卖《圣经》。

而不是拿着《论语》去让基督徒加入儒家。

这是愚蠢的做法。

郭淡就反其道而行,礼教是不能变的,但人可以做出改变,当我不是“我”,那我就不用承担“我”得一切。

虽然事情变得简单化了,但还是将李太后吓得够呛。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惊人了。

虽然郭淡说得也不错,最终是不是公主的解释权,在她自己手里,但光想想李太后都感到害怕。

比较保守的李太后最终没有采纳郭淡的建议。

而这也在郭淡的意料之中,他其实是巴不得李太后不答应,因为他并不想惹这麻烦,在郭淡看来,反正我是提供了我的建议,完成了我的任务,这就是唯一的办法,至于你们采纳与否,那是你们的事,你们也可以另请高明。

与李太后谈过之后,郭淡觉得浑身轻松,回到住所,并未在院中发现徐姑姑的倩影,但是屋檐下桌上的那张白纸,引起了郭淡的主意。

“那一定是一封辞别信,如果我猜对了,我就再游上半个时辰。”

说完这句话之后,郭淡才上前,拿起桌上的白纸。

上面写着---我先回去了。

连个署名都没有。

“这真是令我想起了QQ时代。”

郭淡将白纸往桌上一放,然后脱了衣服下水。

他在这里面悠然自得,又是游泳,又是打打捶丸,好不快活。

但是关于永宁公主的事,还在持续发酵。

现在还真不是说有人在背后不断的推动此事发酵,虽然有,但并非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这年代太过无聊,潞王突然抖出这么大一个秘闻,大家就都跟了打鸡血似得。

比过年还热闹一些!

朱翊鏐、徐继荣他们也都参战。

那些成年旧事全都被挖出来,冯保如何受贿,梁邦瑞又是如何死得,等等。

原本这些秘闻都不太好议论,毕竟有关皇室,但是如今你皇家的人带头,但大家就都不怕了。

当然,也有人不断将祸水引向郭淡,也有很多人想借此事对郭淡发难。

但是等不到他们找到郭淡头上,就被永宁公主的支持者给挡了回去,这些支持者就不愿意将永宁公主跟郭淡这个赘婿给扯到一起。

郭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先发制人的目的,就是把水给搅浑,也不是让大家都认为他是英雄救美,只要有人这么想就行。

而这皇家的事,其实也就是国家的事。

大臣们早就打算上奏万历。

但是潞王的那篇文章,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事也变得诡异起来。

他们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今可算是回过神来,他们开始以潞王为目标,上奏万历。

纷纷抨击潞王。

这潞王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普通百姓都知道这家丑不外扬。

况且是皇家的家事,关键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公主投河自尽,你们皇家很光荣吗?

怎能拿到报刊上去说,如今好了,百姓都在议论,皇家是颜面扫地。

而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护皇家的颜面,而是想以此为借口,逼着皇帝出面。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皇帝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不然的话,我们回城之后,该怎么跟大家说呀!

万历心里也明白,于是他在皇家马场召开第一次朝会,就在后门的弧形楼梯上。

“朕来到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希望好好休息一下。其二,处理一些事务。但是朕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天上来得奏章,全都是关于潞王和永宁公主的事。”

万历面无表情地从桌上拿起一沓奏章扔到大臣们的脚下。

“陛下。”

李植立刻站出来,道:“如今整个京畿地百姓都在议论永宁公主,而原因就在于潞王在民生报上刊登了一片文章,皇家私事,怎能拿到民间去说,这有违宫廷制度,臣等不能坐视不管。”

“不错,潞王此举的确有违宫廷制度。”

万历点点头,缓缓站起身来,绕过上桌,缓缓走到台阶前,话锋一转:“但是朕并没有怪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他说出了朕心里想说,却又不能说得话,也不瞒你们,朕心里其实是非常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