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在小学开学第一天第71节(1 / 2)





  王明瑶三人却没法和她们一样不在意,脸轰的一下红透了,赶忙把吃了一半的东西放到筱芫递过来的碗里,神情窘迫地一手捂着脸一手拿湿纸巾认认真真地把脸和手擦干净了。

  擦完脸和手,她们红着脸,小声地向筱芫问自己的脸有没有擦干净,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才松了一口气,各自拿了碗筷继续吃东西。筱芫先喝了一碗汤,才接着尝一尝荷叶包着的烤鸡腿,鸡腿带着荷叶的清香,还有一点点火烤后的烟火味,还是蛮好吃的。

  李琪看着她们用碗筷吃东西,露出了遗憾叹息的表情:“你们这样还能算是野炊烤地瓜吗?烤地瓜要的就是用手拿着吃的那个感觉啊!”

  筱芫心里默默想着,比起追求所谓的感觉,她觉得还是卫生更重要。但是她没有和李琪她们这么说,没得破坏了她们的兴致;反正以后多提醒下她们注意就是了。

  总体来说,她们这次野炊烤地瓜圆满结束了,大家也玩得很开心。

  过完开心的周末,她们又要继续紧张的学习生活了。筱芫如今已经很习惯初三的学习强度,应对起来比之前要游刃有余多了。

  周二上体育课的时候,筱芫她们从体育老师那知道了一件事。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小天使们( ̄ 3 ̄)晚安~感谢在2022-03-29 23:58:40~2022-03-30 23:55: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露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中考体育

  又一年要结束了

  她们这一届初三生,中考体育要考的内容出来了,除了常规的短跑和立定跳远之外,还多加了一项篮球。嗯,严谨地说不是篮球,是投篮。

  听体育老师的意思,是站在规定的线外进行投篮,投十个能进五个就算合格,要求不算高。只是对于几乎没碰过篮球的女生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从老师那知道这件事之后,每次体育课和放学后,他们班女生都会在学校操场进行投篮练习。

  许华和班上的男生关系不错,尤其是她后桌的两个男生,为了练好投篮,她特地拜托了几个男生来帮忙教她们。

  在这一方面,班里男生做得比较好,没有像小学那会的男生们一样惹人烦,体育课看到她们投篮动作不对的时候,还会帮着提醒纠正,偶尔一起练习。

  大概是这么练习投篮练多了,筱芫同级的不少女生似乎突然发现了打篮球的乐趣,开始主动向男生们请教怎么打篮球,有的女生上手快,没几天就能和男生一块玩篮球了,打得还不错。

  在她们的带动下,全校的女生们也跟着打起了篮球,学校的篮球场不再是专属于男生的地盘。筱芫被李琪她们拉着围观了几次初一初二学妹和男生们的篮球比赛,就她看的这几次比赛来说,每一次比赛,双方比分都咬得很紧,因而现场气氛十分激烈,让人看得很过瘾。

  不得不说,这个年纪的男女生体力、身高方面的差距比较小,是最适合展开这种混合比赛的时候。看到初学篮球的学妹们咬着牙、拼尽全力终于打赢比赛,筱芫心里的震动不小。

  尽管她不想承认,但几十年来自社会的潜移默化,还是让她在心里隐隐地认为——女生是没法在同一个体育项目中赢过男生的。直到学妹们用自己的努力给她上了一节课,筱芫才霎时明白过来,原来她的想法那么浮于表面、原来女生不是不能在同一体育项目同一场比赛中赢过男生。

  被学妹们震撼到的筱芫做了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除了写了一篇文投稿之外,只是加倍练习投篮,偶尔有空做锻炼的时候,会把练广播体操改成和李琪她们去打篮球。

  他们的投篮考试,规定线是一米,如果能站得更远,比如只进行三米投篮,能投进一个就会有额外加分,能投进三个便是满分。他们这的中考体育本来也没有多严格,分数合格就行了。

  因为体育老师说的中考体育测试,学校近来变得沉寂的操场又变得热闹起来,课间及放学后,筱芫他们班总能听见楼下其他年级提前放学、做各种课外活动、运动的声音,有点吵闹,却并不惹人心烦。

  筱芫本来是为了中考体育能不出错,才经常进行投篮练习并尝试打篮球,没想到竟有意外之喜。之前停滞了好长时间没再长高的身高,最近居然又开始长了。

  她先前天天喝牛奶、骨头汤之类的,折腾来折腾去,半年多了,也没见再多长高一点;原先她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悲观地以为自己这辈子又会在初中停止身高发育,然后永远卡在一米六以下呢。

  现在看来可以松一口气了,她还有很大的、继续长高的空间,之前大概是暂时到了一个生长阶段,之前的运动方式不太够了才会出现身高生长停滞。或许,还有可能是缺少阳光照射,补的钙没能被充分吸收?

  她不喜欢晒太阳,就是做运动锻炼,也习惯在房间里进行,因此真的有很长时间没晒太阳了。要不是筱芫为了做投篮练习,他们这打篮球没有室内篮球场,只能在室外进行,她估计也不会愿意顶着大太阳出去。

  总之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在初三第一学期结束前,筱芫终于跨过了一米六这个坎,从此以后也是能自称身高一米六以上的人了。她开心地放下量尺,没按耐住在房间里蹦了几下。

  上辈子她怎么努力都没能长到一米六,一米五几的小个子让她和同学朋友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那个“海拔最低点”,加上喜欢穿t恤和直筒牛仔裤,被同学们笑称她看着像是装成大人的小孩。

  明明大学毕业了还总是被人说是初中生,三姑六婆们来她家做客,也老是笑她是他们全家最矮的。

  如今她已经有一米六的个子了,而且眼看着还能继续长高,这怎么能不让她高兴呢?这辈子她也可以买那些她喜欢的平底单鞋了,不用只挑着中跟以上的鞋子买,不用因为穿高跟鞋弄得脚趾甲淤血发痛。

  大概没有和她相同感受的人,会没办法理解她这种心理吧,毕竟说起来不就是个子高一点矮一点嘛,有什么要紧的。可重生后她对很多事都看淡和解了,唯独对于身高依旧耿耿于怀,就是想多长高一点。

  与筱芫的身高的强烈期盼截然相反,郁秀秀是半点都不想要再长高了:“不要不要,我不想再长高了!我今年又长高了四五厘米,不想再长了,一米六五就好。”

  “为什么啊?长高点有什么不好的?”筱芫对于她这番发言颇为不解,甚至有点怀疑她是不是在凡尔赛。自己这么费尽心思就为了能多长高一点,居然有人不想要?!

  王明瑶却很理解地说:“我也觉得不能长太高了,差不多就行。一米六三左右是最合适的。不然像初二六班的那位学妹那样,也太辛苦了。”

  说到初二六班的学妹,筱芫顿时恍然。她们是偶然注意到那个学妹的,不是别的缘故,单纯因为那个学妹个子很高、走路的姿态却很奇怪。学妹大概有一米七几的个子,人又瘦得跟竹竿似的,在人群中本来应该特别显眼的;但是她却总是一副含胸驼背、不敢抬头看人的模样,整个人看着畏畏缩缩的,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存在感特别低。

  后来筱芫和郁秀秀几人才从陈欢口中得知,那位学妹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是因为个子高,从小学开始便被班里的同学排挤嘲笑,老师家长却都没在意她在班里被人排挤的处境;久而久之,她就变成了这样自卑于身高、畏畏缩缩的模样。

  李琪和陈欢、文悦三人曾经出于同情,想拉她一起玩,但是那位学妹似乎心防很重,完全不愿意搭理她们;尝试过几次之后,李琪她们就放弃了,毕竟不在同个班,甚至都不是同一楼层,成天跑上跑下的也挺麻烦的。

  但是恍然过后,筱芫依然不认同她们的想法:“不过这个不一样吧?学妹会被同学排挤又不是她长得高的错,是其他同学不对。哪能因为这个就不想长高啊?这个想法根本不对。”

  “咳咳,我不是因为这个。我是觉得……”郁秀秀说着微微红了脸,“觉得长得太高了,就没办法有小鸟依人的感觉了。电视剧和小说里不都是那样么?”

  这个理由是筱芫完全没想到的,她一时呆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怎么也想到,郁秀秀竟然会因为想跟压根没影的未来男友站在一起时能够小鸟依人,而害怕长高?!

  平时也没看出郁秀秀有恋爱脑的潜质啊?原谅一个完全没长恋爱神经的母胎单身几十年的直女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她看来,自己想要的最重要,为了别人、尤其是为了男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是最傻的。

  但她作为同学和朋友,没有资格干涉、改变郁秀秀的想法,所以她忍住了,什么都没说,只是沉默地、微不可见地摇了下头。

  更没想到的是,王明瑶和文悦竟然都能理解郁秀秀的这个想法,甚至文悦还颇为赞同:“没错啊,女孩子不能长得太高,矮一点不是更可爱吗?”

  筱芫从这件事里,忽然发现自己和她们的观念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为了能维持友谊,她暂时没有发表反对的意见,只在心里默默琢磨着,是不是要写一些文章,来引导女生们解`放`自我、做自己、追求自我的满足,不要被世俗大众的观念束缚。

  听着李琪她们对最近热播偶像剧的讨论,她在心里想好了大致的主题方向,决定回去就开始写。正好,她在那家新报纸的专栏正需要一个新的主题,报刊那边的主编之前也暗示过她是时候推出新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