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苏茴也在他们分家的时候去做见证了,跟当初她一样,先分大的,小的等搬出去了再慢慢分。

  苏茴只是来做个见证的,她已经分出去了,怎么分都不关她的事。

  不过张根还是挺公平的,差不离。

  至于李满芬有没有私下补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苏茴收到了一个包裹,是军部寄出来的。

  年前她按照当初张平牺牲时赞助了钱的名单寄了一些特产,让张保国写了信寄过去。

  她还以为没回信了。

  她先打开信。

  信是张保国写的,这封回信就是写给张保国的,上面解释了一下,他们出去了,回来才看到,谢谢他们的特产,他们也送了一些特产过来,请务必收下云云。

  这个特产比较硬核。

  两件旧军服、一个旧的军用水壶,一只腊兔子。

  现在大家都以军人为荣,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同样的,军装也是抢手货,自己用类似布料做出来的就很抢手了,更别说这种真货。

  但是真货流通的比较少。

  虽然当了军人就有衣服下发,但是自己也要穿啊,本身训练等等就比较费,想要节省出来送给家人并不容易。

  张平当了这么久的兵,带回家的军服也不多,张根有一件,过年都不舍得拿出来穿,同理,张根张贵也一样,张保国这里也有一件,不过那是张平的尺寸,没有改小,不合适,之前也不舍得改小,以后长大了就不能穿了。

  后来苏茴也不想去动了,留着给他们做个念想。

  现在来了两身,苏茴就动了,这尺寸估计也是特意找小的,不用往里折太多,当张保国穿上这衣服去学校的时候,他就被同学包围了。

  这个摸摸,那个碰碰。

  围着叽叽喳喳,热闹的不得了。

  老师进课室的时候都多打量了好几眼。

  ——

  陆陆续续的,厨房、院子、自留地等等都收拾妥当了,周小晴和张贵就自己独自开火了,嫁了人,周小晴的心总算放下来了,那样就算出了什么事,也不会牵连到她。

  她挎着个篮子,上面装着鸡蛋,数量也不多,就十来枚的样子,打算去镇上换给收购站,另外去镇上把信给寄出去。

  她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放下心来后,她担心自己的家人。

  她去镇上,还遇到了二嫂苏茴。

  对苏茴,周小晴没有太深的印象。

  相比起时时跟她掐尖要强想把她压住的大嫂,二嫂的存在感很薄弱。

  她很少出现在他们那边,按照那几个孩子说的,他们妈妈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山上或者自留地。

  公公还提过,第一年她的自留地产出就很不错,夸了几次。

  相比起这个没什么事不出现的二嫂,那四个孩子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了。

  最大的那个跟张锦华年纪差不多,还是同班同学,会闹别扭,不过下地干活、去山上河下基本都一起,第二的年纪小一些,不过小的孩子一向都喜欢跟在大的屁股后面跑,剩下的那对双胞胎年纪差的就比较大了,玩的比较少,又因为跟他们同龄的是堂姐妹,不是堂兄弟,比较少过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经常在村里、家里看到他们的身影。

  她是去镇上做什么?

  周小晴好奇的跟了上去,然后发现,她们居然是同一个目的地,她要寄信给谁?

  悄悄地跟了一路,周小晴琢磨着她应该没发现,索性就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二嫂、二嫂,你等等。”

  前面的人似乎是没听到,直接进了邮局。

  她小跑着上去,看见她把一个包裹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面对她,也并不陌生。

  包裹不大,但是里面装的是什么?

  包裹被收走了,她只能问苏茴。

  “二嫂,刚刚叫你呢,你没听见吗?你寄的是什么东西?寄给谁啊?”

  苏茴继续填单子,填好了,给里面的的工作人员,这才回答她的话:“就是我们这边的一些特产,还有自己做的酱。”

  说起她做的酱,尤其是肉酱,周小晴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那酱做的比单纯的吃肉香好几倍!

  “那你寄给谁?”

  “保国他们爸爸的战友啊,人家照顾这几个孩子,不能只接受别人的好意吧,你来这里写信给你娘家?”

  苏茴若有所思的目光在她身上溜了一圈,除了那鸡蛋,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鸡蛋可不是适合寄出去的东西。

  所以是只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