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妈,弟妹,你们要是有什么好的人选,帮忙看一看,要求也不高,有自己的屋子,分家出来慢慢打拼就好了,是不是家里的大儿子都可以,主要看人。”张菊这话说得实在。

  她希望给女儿找一个好的归宿,好的归宿,别的都是虚的,不要太差就行,人好,才是最重要的。

  苏茴一时间没说话,十六岁就想着看人选了。

  在她看来是早了点,但是这时候很普遍,十六岁留意着适合的人选,十八岁嫁出去,超过二十岁,在乡下,年纪就有点超龄了。

  李满芬仔细的看着院子里的大外孙女,着重在她的腰和屁股上停留,点了点头:“这个容易,我们春枝长得高挑,就是不够肉,你多让她吃点,养养肉。”这时候不以瘦为美,有肉的类型更受欢迎,外孙女太瘦了,一点肉都没有。

  张菊应声:“我知道。”

  赵来娣也挺热情,她也有闺女,足足三个呢,现在帮忙也算提前积累经验了。

  “你要求这么低啊?春枝模样长得可不差,彩礼呢?有没有讲究?”

  “这个一般就好。”她也不指望靠女儿的彩礼过日子。

  周小晴没说话,说不上话,她在这里交好的人……没有,自然也没有什么适合的人选。

  李满芬点头:“你问过春枝没有,她有没有喜欢哪种的,话多话?”她生养了五个儿女,对象除了老二和小儿子家的不是她挑的,其余的都是她找的,有经验。

  张菊问了:“她说比较喜欢爱笑的。”

  李满芬答应下来了:“我会帮你留意的,现在春枝年纪还小,不着急。”

  张菊也是这个意思:“是不着急,但是人总要看久一点才知道是不是个好的。”

  赵来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知青也行吗?”她笑了:“知青点的人跟老二媳妇熟,老三媳妇更是,就是知青点出来的。”

  第61章

  李满分和赵来娣都对帮忙找对象的事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本身众位三姑六婆就有这么一个爱好,帮人拉媒牵线,帮成了一对,会有一份谢媒礼不说,那份成就感,格外的有动力。

  苏茴不打算蹚这浑水。

  周小晴也不愿意,本身张菊就不太乐意找一个知青当自己的女婿。

  她对自己的女儿没有那么高的野心,找一个同样是村里能干的汉子就可以了,嫁给知青以后回城当个城里人之类的想法她也会心动,但是她更注重于实际,知青能回去的都少,更别提带着媳妇孩子一起回去的了。

  她也是知道的,有些知青成家了,能回去就把在乡下的媳妇和孩子都抛在乡下,自己孤身一人回去,要是真发生那样的事那还得了,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用担心他不负责任离开,一辈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这一段时间村里都没有发生什么事儿,不像前段时间过得那么波澜壮阔,张安国和张定国几乎每天都要去看一下小弟弟,看他睡觉,看他吐泡泡,觉得特别有趣。

  小孩子满月以后,因为奶水充足,他跟刚出生时的小猴子、小老头的模样大相径庭,几乎让人无法把两个人画上等号。

  周小晴坐了一个满月子,之后她也没怎么下地干活,在家带孩子。

  李满芬对此很不满,觉得她太懒了,孩子交给张凤华他们带就可以了,她却要自己带,自己带也不是不可以,绑着在背上一样可以下地干活。

  但她不满也没用,分家了,周小晴不管她怎么说,照旧我行我素,说在家带孩子不去下地干活就不下去干活,让李满芬不止一次后悔,她当初就不应该听了小儿子的话,娶了这么个媳妇,他这是现实版的娶了媳妇忘了娘啊,娶了她以后,她说的话他都不听了,他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有哪家的媳妇这么懒的?

  月子坐完了还不愿意下地干活。

  这样子粮食怎么办?就一个男人挣工分,一家三口要吃饭,口粮哪里来?

  张根也为他着急,特意跟张贵谈了一次,知道他心里有数,才不管了。

  仗着手里有钱,就挥霍,那就挥霍吧,把钱花光了,就知道了。

  这一学期的期末,四兄弟的成绩都拿到了第一名,苏茴按照之前的规矩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奖励金,他们四个有志一同的好好存放了起来。

  学校进入假期,年味慢慢的浓郁起来。

  不出意料,今年大家都分得了更多的钱,比去年多了有三分之一,全都靠他们的瓦片,现在这些瓦片一半供给他们村自己使用,一半卖出去,要是等他们村的需求满足了以后,全部外销,获得的收入会更多。

  显见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拿着分的钱财,大家脸上都有着喜悦,只有杜高志兴致不高,没办法,村里的这些钱跟他之前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他之前一个月,工资就有一般人家一年分得的所有,对比差距太过巨大。

  钱财看不上眼,村里有张成业掣肘,也没有得到大多数村民的爱戴,他没办法高兴地起来。

  随着生育完毕,喂奶,周小晴在怀孕的时候长的肉慢慢的缩了回去,比起怀孕时的微胖,现在维持着丰满的体型,本身就是在最好的年纪,每次她在外面走动,都会成为这个村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贵更听她的话了,其他的青年小伙子再一次后悔自己当初的错过。

  眼前一亮的,还有杜高志。

  这才是他喜欢的女知青啊,只可惜他来迟了一步,她已经嫁人了,孩子都生了一个,剩下的女知青,根本比不上她的一半!

  田思怡在一场寒潮中没有及时保暖,感冒了,不严重,但是整个人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

  她这大半年身体好了不少,都没有再生过病了,这一病,就有些“缠绵”,拖了好些天才痊愈。

  不过幸好,没有耽误过年,在年前,病养好了。

  “外婆!外婆!你在家吗?”

  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田思怡放下手里的洗刷的碗筷,走向前院。

  “我在,在呢。”

  “我们来了。”张卫国跟两个弟弟一起来的。

  张卫国“奉命”给外婆家送东西,两个小的听到了,就说来外婆家玩耍,索性就三兄弟一起来了。

  田思怡看到三个外孙,探头看了看:“你们大哥没来吗?”

  “没有,大哥跟妈妈忙去了,外婆,我给你送甘蔗。”这甘蔗是他们自留地一角种的,根根长得粗壮,一口下去,汁水既多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