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1 / 2)





  他心里分得清轻重,如今他之所以可以天天在祁渊身边晃荡,是因为宣明帝认为他忠心勤勉,若是他于公事上稍有懈怠,宣明帝对他不再看重,别说追情缘了,能不能留在京中都是个问题。

  东宫禁卫分左右卫,一卫有四率,一率有八伍,每伍约有三百人,林林总总加起来共有一万九千多人,人数几乎和皇宫禁卫差不多了,谢长风此前在雁门关手下人马也不过五六千,如今翻了三四倍,想要真正掌握这些兵马,也需要一定时日。

  林靖城已经为他打开京城勋贵的圈子,如何和这些人保持关系,并进一步加深友谊,就要看谢长风自身的能力了。

  东宫禁卫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每年从边军遴选的优秀兵士,一部分是在关中招募的普通军户,还有一部分是勋贵子弟。

  严左卫和叶右卫分别代表着普通将士和勋贵子弟,左卫和右卫之间偶有摩擦,不过在谢长风上任后,暂时还无人闹事。

  谢长风有实力有背景,这些兵油子和二世祖还在观望,谢长风却不打算给他们思考时间。

  他决定花费点精力,将这些兵崽子好好收拾一番。

  他叫来严左卫和叶右卫,“今日天朗气清,来来来,让我看看咱们东宫禁卫的水平!”

  严左卫和叶右卫对视一眼,“诺。”

  广汉郡王下朝后,心下长出一口气。

  刚才在御书房内,他已然向宣明帝表示,愿为楚朝永守边疆,一开始宣明帝自然是百般挽留,言道让王叔去雁代驻守,全因信任他,只需几年即可回朝。

  广汉郡王却不抱希望。

  先皇信任他,让他执掌京郊大营,如今一招天子一朝臣,京郊大营有一万五千兵马,宣明帝怎会放心一个宗室继续掌握京郊兵权?

  能去雁代戍边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广汉郡王自嘲的想,最起码比依旧被扣在京中的楚王和陈王强。

  是以在宣明帝和太子面前,广汉执着请命,还要带着嫡长子一起去雁代戍边,说起来他虽为宗室,却并未有藩地,楚朝建立后就一直呆在京城,如今他带着嫡长子离京,其实就是想以雁代某郡为藩地,表明自己愿为一藩王,绝无他心。

  宣明帝不准,广汉就请命,两人你来我往了几下,最终宣明帝‘勉强’同意了广汉郡王的请愿,虽未直言藩国之事,却暗示他,将来边关大战,若有一二战果,即可请功,到那时自会下诏晋封。

  得了宣明帝的首肯,广汉郡王总算能将心放在肚子里了,哪怕边关风霜,刀光剑影,也比被扣在京城强。

  许是看广汉郡王如此有眼色,宣明帝为补偿广汉郡王,就封了广汉郡王的嫡长女安平县主为临川郡主,并将临川郡指给郡主当封地。

  宣明帝温言宽慰广汉郡王,“临川性格爽朗大方,太后颇喜爱临川,就让临川留在京中吧。”

  广汉郡王听后连忙拜谢,女儿今年十六了,正在议亲,若是随他一起去边关,女婿的质量就不好说了,宣明帝愿意指婚,对女儿也有益处。

  临告退前,太子笑盈盈的对他道,“边关战事复杂,王叔祖若是心有疑虑,不妨见见定国公。”

  他笑着对宣明帝道,“自从定国公卸甲归田后,听说整日逗弄孙子,时不时去别院跑马,亦或是和老友吃酒,日子过的可滋润了,前日长风还无奈对儿臣道,定国公居然用筷子沾酒喂他那刚半岁的儿子,却被谢夫人絮叨了一个时辰。”

  宣明帝闻言哈哈大笑,想起为代王时的日子,心下感慨万千,就对广汉郡王道,“太子说的不错,定国公的女婿谢长风也是员不错的大将,听说近日东宫禁卫一直在训练,可见那谢长风还算用心。”

  可能是眼花了,广汉郡王总觉得太子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