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人啊,总是要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

  安宁想起自己的父母,忍不住鼻子泛酸。拉起被子将自己的头蒙在,他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声来。

  一想到可能将永远见不到父母家人,他就心中揪痛。这一刻,父母、哥嫂,就是那个才五岁的侄儿,都让他极度的怀念。

  想了一夜,失眠了一夜。

  等外面的天一点点的泛白,安宁依旧是一点睡意都没有。

  渐渐,外面响起声响,水流哗哗声,低声交谈声,门扉吱呀声……是酒楼的伙计早起准备做饭了吧。

  了无睡意的安宁干脆起床穿上衣服。

  他伸手推开房间的那扇木窗,看到已经亮白的天,院子里是厨娘伙计在洗菜,厨房屋顶上的烟囱升起袅娜的青色炊烟。

  因为房间在二楼,这一望去,可以看到远远近近一座座屋顶。青瓦白墙,袅袅炊烟。再远处便是处在朦朦胧胧雾气中的青山。

  安宁深吸了口气,清晨清新湿润的空气从鼻腔进去肺腑,虽然一夜没睡,安宁却觉得神清气爽起来了。

  他忽然有种感觉,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似乎也不错。

  第10章 齐安村

  正想着,一转头忽然对上了一双清潭。定晴一看,却是这酒楼的掌柜。安宁礼貌性的对他笑了笑,对方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顿了一下,也对他点头回礼。

  安宁只是把这当做一次偶然相视,很快转开了视线,继续欣赏清晨中的泸水县。

  等福伯起了之后,两人在屋里吃了早饭,便下去结了帐出发前往齐安村了。

  在福伯的讲解下,安宁也对柳墨白这个从未谋面的舅舅和齐安村有了些了解。

  他的舅父姓沈,全名沈冰岚,字疏沦。十三年前,年仅十八岁的他便离家跑到了偏远的小山村。福伯说的模模糊糊,安宁也不知道是何缘由,不过他也不在意。

  若这个舅父好相与,他便也在齐安村住下,把他当做父母孝敬他。若是个不好相与的,他便回泸水县买套房子做点小本生意。

  齐安村,村子里因最早两户人家,一户姓齐,一户姓安,而有了这个名字。在福伯离开齐安村的时候,村子里已经有四五十户人家,都是齐姓和安姓。

  村子修了一条路,绕过两座山便会到镇上,到县城的话走路要一个多时辰。因此平日里村民买物品都是到镇上,镇上实在买不到东西才会到县上。

  安宁他们有马车,行程也就快了许多。路上经过几个小村庄之后,齐安村终于出现在视线中了。

  小村庄在一片群山环绕中,几座山峦山脚的交界处。和前面安宁看到的都是依河而建的村子不一样,齐安村是在河流的隔着山的另一头。

  村子比安宁想象的要大,沿着山脚成狭长形状,远远地安宁只能看到村头。等马车驶进了才能看到背后一排的茅草屋。

  村子里的屋子大多为土墙茅草屋,每户人家都隔有十多米,中间是整整齐齐的菜地。一条鹅卵石路沿着村子的边缘蜿蜒而去,小路的另外一边是菜地和水田,几户人家零散的立在那儿。

  安宁他们的到来引来了村民的关注,特别是小孩子,巴巴的望着他们的马车。

  无论是驾车穿的整齐的福伯,还是他们漂亮的马车,都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及讨论。

  福伯从马车上下来,找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妇女问了些问题。

  安宁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外面一排排的田垅出神。因为初秋,田里的水稻长势茂盛,挂着一串串的稻穗。就是菜地里的蔬菜也是精神个儿十足,迎着日头生长着。水田的另一头是一座高高的山头,和四周的青山一样葱翠。

  问到了地址,福伯重新上了马车:“少爷,问到了,舅老爷的房子在村尾。”

  福伯的话让安宁松了口气,他真怕过了这么多年,那人早已成为一杯黄土不在人世了。

  路不宽,马车走的慢,后面还跟着一串大大小小的萝卜头。

  马车摇摇晃晃,车轮咕咕噜噜,没多久就走到了村尾。

  所谓的村尾已经挨着后山上了,福伯的马车停在最后面的那间破旧的土房前。安宁望着破败的房屋,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

  四面的墙壁都被雨水冲刷的坑坑洼洼,房子不大,貌似只有一间房,在房子外面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用茅草和枝条随意的围了起来。

  安宁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听到跟来的一个娃娃小心翼翼的问:“你们……是来找沈先生的吗?”

  第11章 舅舅

  安宁回过头,看到那个说话的孩子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脏兮兮的脸上满是好奇。

  “是的,我是他的亲戚。”安宁友好的对他笑笑。

  这边福伯已经上前去敲门。

  听到敲门声,里面传来一声咳嗽,然后微微嘶哑的声音问道:“谁呀?”

  “我们是从临祈城来的。”

  听到福伯的回答,屋里传来乒乒乓乓东西翻到的声响,好一会儿,门才从里面打开。

  安宁一眼就看到站在门内的那个消瘦的人。

  屋里昏暗的光线让安宁看不大清楚那人的样貌,只能看到那人身上补了好几块补丁的衣服洗的很干净,穿戴甚至可以说得上整洁。

  那人走出门槛,小心翼翼的问道:“你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