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宦为我点朱砂第49节(1 / 2)





  “你不会的。”她忽然说。

  慕卿看着她。

  扶欢抬起手,碰了碰他的眉眼。

  “你不会死无葬身之地的,因为我会护着你的。”

  第71章 昏庸

  慕卿现在好似不敢直视她的眼, 他垂下了眼,眼睑下方,有一侧小小的阴翳。

  “臣能得殿下这样一句话, 三生有幸。”

  虽然慕卿垂下时很快,但扶欢还是瞧见了, 他的眼睛泛起了红。

  是哭了吗?扶欢很快在心中否定,慕卿不会这样。但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 他又抬起眼,温柔的对她道:“臣替殿下挽发。”

  身居高位许久,慕卿手上的功夫却并没有生疏多少。连扶欢见了都觉得繁复的发髻, 在他手上好像揽镜自照那般简单。

  “那两个侍女, 是臣刚提督东缉事厂时, 朝中大人送来的。贺臣节节高升。”

  “当时仔细留神过, 是否是来探听虚实的, 后来查实确实是两个普通女子,便在这留下来,这宅子不常来往, 养两个人也不费事。”

  “昨日想到她们能伺候殿下, 也还算有用处,可惜今日便惹殿下不快了。”

  慕卿为她簪上步摇,话音恰好也落下。

  寥寥几句中, 扶欢就能勾勒出一个大致来往,浮萍漂泊一般的女子, 凭得几分颜色,就落入了高官大户手中,又被辗转送到慕卿府邸。那官员原打好了算盘,美人娇艳, 想必能博得厂督几分怜惜之心,可惜慕卿却没有这份心思,便只能在这深宅大院中度过往后余生了。

  而慕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扶欢从铜镜中看向他。

  “她们没有惹我不快。”她说,“你又忘了我的话。”

  慕卿在镜中对她一笑,宫女每日为她换上的红梅,比之他的笑,艳雪灼灼,也不过如此吧。

  “是臣的错。”他向她认错,“殿下饶恕臣可好?”

  那笑容在不甚清晰的铜镜中,更是模糊成了流丽靡艳的模样。慕卿放下玉梳,那双白得过分,近乎成了青白模样的手垂下,小心地勾起扶欢的手,缠绵地在她掌心蹭了蹭。

  有些痒,不止在掌心。

  扶欢笑出了声,侧脸靠在他臂膀上,声音还带了未消失的笑意。

  她说:“饶恕你。”

  扶欢是在午膳前回到宫中,慕卿一路护送,连宫禁也顺利通过,看到司礼监标志的马车,竟也没有多加询问。还是,连宫城防卫,也在他的权力之中。

  只是扶欢没有多想,她以为昨日本就是名正言顺地出宫,因此回去也是不困难的。唯一难以解释的,就是隔了一夜才回到宫中。

  但是回到毓秀宫,晴晚为她换下大氅,连花茶都沏上一盅了,也没有任何人过来。扶欢看到白如雪的瓷杯中漂浮起来的干花,忽然想到,太后得病,皇帝忙于修仙,所以连她的行踪,也没有人来关心了。

  世间女子,每次这种日子的时候,情绪都是敏感的。扶欢这种时候,尤其更甚,昨日泛红过多次的眼眶,现下又有了趋势。扶欢赶紧垂下眼,装作在仔细观察清色茶水中花瓣舒展的姿势。

  只有晴晚在替扶欢准备月事带时,才看了看扶欢,询问了一句:“殿下昨日是在掌印处留宿的吗?”

  她的心情,因为这一句询问而飞扬了起来,方才莫大的难受无意中也消减了许多。

  “因为难受得紧了,才在掌印处留宿了。”

  晴晚默然。

  下半晌,就有太医来请平安脉,不是惯常来请平安脉的太医。只是这太医,扶欢看着也有几分熟悉,像是昨日在慕卿府中的那位。

  这样想来,不得不说,慕卿心细如发。

  第二日,路总管却是来到了毓秀宫。他笑意和煦地对扶欢道:“陛下近来想起多日不见殿下,想殿下日甚,殿下此时若是得空,不如和奴婢一道,去往奉天楼。”

  造观仙台一事暂且被压下了,但是皇帝显然不肯就这么罢休。近日皇帝一直住在奉天楼,和那位被他重金求来的仙道一起。这座楼台动工过几次,去掉了繁华的装饰,连帷幔都是白衫蓝布,看起来着实是仙风道骨。

  据说那位仙道,在这座楼里还练出了几炉丹药,依那位仙道所言,虽不能成仙,但服下亦能强身健体,容光焕发。其中有几颗,还被送到毓秀宫,听闻太后宫中,也被送去了。

  扶欢自然是没服用这“灵丹”,她找了个花盆,将这丹药碾碎,权当做花肥了。她原就不信怪力乱神之说,况且这世上若真有神仙,那这位仙道,自称能与仙人对话,他自个儿怎么就不能飞升成仙呢。

  他的那些说辞,仔细想来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是皇帝深信不疑。

  路总管带着扶欢走上奉天楼。

  上一次走上这座楼,还是秋闱时分,扶欢忽然想到,就在这里,梁深回赠了她一朵宫花。而现今,这位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也被当今圣上贬去边疆。

  奉天楼里也有安神香的味道,不过比勤政殿的好上许多,至少不是浓到令人呛鼻。不过这里,还有一股味道更为浓重,是硫磺味道,也就时炼制丹药的味道。

  即便这里白衫兰布仙风道骨,却也让扶欢觉得乌烟瘴气。

  扶欢没有第一时间见到皇帝,他同那位仙道正在打坐,据路总管所说,还要再一炷香,打坐才算结束。

  扶欢点点头,这儿没有俗气的桌椅,倒是有许多坐垫蒲团,四周挂着字画还有山水屏风,扶欢入乡随俗,提起裙摆,在蒲团上坐下,仰头看起了那墙上的字画。她喜爱丹青笔墨,对字画自然算是有研究。

  皇帝挂在这奉天楼里的,都是名家绝迹,若是其中一幅拿出去,便能使得喜爱者豪掷千金。扶欢想,或许将这些全都卖了,皇帝的观仙台,或许就能建成一半,也不必和大臣们纠缠争吵了。

  殿里奉的茶也是清茶,滋味浅淡,如白水一般。看起来皇帝从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返璞归真,以求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