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1 / 2)





  这块表是当年边境自卫战上的战利品,外国的牌子,陈旧有划痕,在小县城里不多见,很好辨认,关键是要找出谁买走了这块表。江圆陷入了思考。

  ***

  来这边的目的已经达成,林老实没有在军区医院这边多逗留,把水壶拎进屋,给杯子灌满了水,收拾好行李,就出门直奔火车站,乘坐当天傍晚的火车回到了县城。

  生怕林老实反悔,一下火车,何春丽就迫不及待地说:“我已经按你说的做了,也请你兑现承诺,去把离婚手续办了。”

  村长在一旁看得生气,正想说什么,却被林老实拦住了。

  “可以。”林老实很干脆地答应了,双方直奔民政局而去,到了地方,在办离婚手续之前,林老实问工作人员借了纸和笔,刷刷刷地写了一段话,然后推到何春丽面前,“你在上面签个字,我们就去办离婚手续。正好,阿叔也在这里,帮忙做个见证。”

  村长凑到林老实面前,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林老实与何春丽双方同意离婚,何春丽带走其嫁妆两床棉被,两个脸盆。此后林家的债务和财产都跟何春丽无关,林老实承包鱼塘系其个人行为,何春丽不参与其中,不承担所产生的三千元债务,以后鱼塘的承包权也跟何春丽无关!”

  念完之后,村长总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瞧何春丽这幅眼高于顶的模样,哪看得上村里这块小鱼塘啊。

  果然,何春丽看完后,二话不说就签了字,还嘲讽地对林老实说:“就你那破鱼塘,谁稀罕!”

  他这次出去好几天,又没下雨,池塘里的水更浅了,估计鱼又死了不少,裤子都赔光了,这样一个巨坑,他喜欢捧着就捧呗,还以为是什么宝贝,人人都稀罕呢!

  双方都同意离婚,又没有财产争议,也没孩子的抚养权要分割,这个婚离得非常快。进去不到十分钟,他们就出来了,手上还有一章白纸黑字的手写离婚证。

  林老实把离婚证折叠起来,放进口袋里,在民政局门口就跟何春丽分道扬镳了。

  村长看到林老实一个人出来,叹了口气:“阿实,别难过,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会遇到更好的姑娘。”

  林老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阿叔,我不难过,咱们先回去吧!”

  老婆没了,村长不相信林老实不难过。阿实是因为帮村里才跟何春丽闹翻离婚的,他回去就让他家老婆子留意留意,一定要找个比何家女娃更能干,更体贴,对阿实更好的姑娘。

  回到村里,果然如何春丽所想的那样,因为干旱,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浅,林老实鱼塘里的鱼又死了一些。

  听到这个消息,何春丽得意地翘起了唇。看这天气,最近也没有雨,不下雨,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浅,林老实的鱼肯定会死得精光。

  林老实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今年持续干旱,快一个月没下雨了,每天都三十几度,虽然十来天前放了一次水,灌溉稻田,但这么多天过去了,田里的水早蒸发了,稻田又开始干裂了,水稻正是抽穗的关键期,不能缺了水。

  他想了想,找到了村长说:“我想提前把捕鱼,麻烦阿叔找几个人帮忙。”

  村长惊呆了:“这才过了半年,鱼才一斤多,卖不了什么钱,你要想清楚啊。”

  “池塘里没多少水了,再不下雨,鱼也会死,不如打捞,能卖多少是多少,放的水还可以灌溉水田,保住稻田。”林老实说。

  村长想起这一茬,神色讪讪的,看着林老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站起来,紧紧握住林老实的手说:“阿实啊,叔替全村人谢谢你。回头我跟大伙儿商量,等交了粮,每个人头称你两斤粮食。你别推辞,这是给你凑的明年的鱼苗钱。”

  林老实哪肯要,他摇头说:“阿叔,这就不用了,大家的粮食都紧张。”

  见村长还要坚持,林老实忙说:“这样吧,阿叔,明天放水捕鱼,你帮我找几个有空的乡亲来帮忙,家里有水桶、竹筐的也借给我用用。我最近半年都忙着鱼塘的事,说编几个竹筐也没时间。”

  “要竹筐还不简单,不用借了,阿叔就会编,待会儿我找几个人帮忙,今天连夜就给你编好,竹筐你要多高多宽的?”村长热心地说。

  两人商量妥当,由老村长出面找了村里的年轻小伙来帮忙。

  放塘捕鱼是个热闹事,很快就传遍了村子,也传到了隔壁村何家的耳中。

  何春丽正在收拾东西,经过她的软磨硬泡,何母终于答应借五十块给她做本钱。她打算明天一大早就进城,在县汽车站门口摆个小摊,卖茶叶蛋、汽水、小饼干之类的小零食,再做点便宜又简单的凉面凉皮,供应来往等车的旅客。

  这几次进城,她发现,现在客车比较少,很多人要在车站等半天,又饥又渴,对吃食的需求很大。但车站公营小卖部的东西又贵又难吃,服务员态度还不好,很多人宁可饿肚子都不买。

  她正好能抢占这个市场。

  何春丽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听说这才年中,林老实就要放水打鱼捕鱼了。她撇了撇嘴,鄙夷地笑了,就知道他会亏得裤子不剩,活该!可惜,明天她要进城了,没办法亲眼瞧见林老实落魄沮丧的样子。

  第17章 017重生悔过文中的老实人

  放塘捕鱼一般都是在年前, 大夏天的还是头一遭。这天气太热,池塘里放干了水, 鱼在大太阳下暴晒,容易死,死了就不值钱了,所以村长建议把放塘的时间安排在了晚上十点以后, 水放慢一些, 等到天蒙蒙亮正好捕鱼。打捞起来, 正好赶上集市, 新鲜的活鱼也好卖。

  傍晚,大家就把家伙准备好了。邻居们帮忙准备了六个桶, 四个竹筐, 还有渔网,全放在岸边。

  村长对林老实说:“阿实,都差不多了吧,还缺什么你说。”

  他本只是客套话, 哪知林老实还真的点了点头说:“阿叔, 竹筐和水桶都太少了,麻烦你帮我再借些过来, 怎么也得各凑十来个吧。”

  村长愣住了, 鱼塘里死了那么多鱼, 已经没剩多少了,这些水桶恐怕都装不满,他还要那么多桶和框做什么?

  罢了, 阿实可能是第一次捕鱼,不知道,还以为里面有很多鱼呢,他就别戳破让他难过了。先让人多拿些来,明天用不完再悄悄拿回去就是。

  村长又让人拿了几个桶和竹筐过来,到了晚上十点,林老实打着手电筒,打开了池塘的缺口,哗哗哗的水往低处流去,流进干涸裂开一条条狰狞口子的稻田里。夜风中,被滋润灌溉的稻苗迎风摆动,竭力吸收这来之不易的水分。

  林老实看了一下缺口处,拦住鱼的网结结实实的,鱼跑不出去,遂站了起来,起身去了草棚里睡觉。

  半夜,他又起来看了好几次。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他发现池塘里的水放得差不多了,赶紧堵上了缺口,留一些水在里面,然后拿起网下塘捕鱼。

  等村长领着几个小伙子过来帮忙时,林老实已经捕了一小桶鱼,都是一斤多重的鲢鱼、草鱼。看到村长就心疼,这要是长到过年,怎么也得有两三斤,价格至少翻一倍,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村长挽起裤脚,招呼年轻小伙子下塘帮忙。

  一踩进淤泥里,村长就觉察到了不对劲,他对林老实说:“你这塘里怎么这么多虾?”

  这时候,农药化肥用得少,小龙虾在田间泛滥,稻田里到处都是它们打的洞,农民们头痛得很,抓又不好抓,抓回去外面都是坚硬的壳,除了壳也没多少肉,很不受人欢迎。

  林老实说:“这是我养的。”

  村长吓了一跳:“你养这玩意儿做什么?不好吃,又难弄,还不好抓。”

  林老实没做声,不好吃是因为不会做。后世,小龙虾可是夏季宵夜一霸,到了大夏天,街边到处都是吃龙虾的店,远远走过,都能闻到那股让人欲罢不能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