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律师反应很快,要求法庭做相关的笔迹鉴定,鉴定这份遗嘱的真实性。

  法院准予原告提出的要求,但因为做笔迹鉴定还需要准备,这次开庭没有结果,只能等第二次开庭。

  出了法院,魏明天跟杨东进父子狭路相逢,三人的眼神都带着不善。

  杨轩翘起唇,笑眯眯地看着魏明天说:“舅舅,我妈就我一个儿子,她的东西不留给我,留给谁?你啊,就别煞费苦心了。我说你们这又是何必呢,为了个外人,连亲外甥、亲外孙都不认了!”

  魏明天斜了他一眼:“杨轩,杨东进,做人要讲良心,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等着吧!”

  “舅舅,你可是个党。员啊,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才对,还信这些唯心的说法吗?”杨轩撇了撇嘴。

  打嘴仗没意思,跌份。魏明天懒得跟他们扯,直接开车叫上了律师,一起离开了法院。

  路上,律师说:“魏先生,令姐的笔迹需要你来提供。”

  魏明天点头:“我明白,让我想想从哪里下手。”

  他父母家的书房里,有些书上肯定留下了姐姐的字迹,但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了,不能用。至于近年的,随着各种电子缴费的兴起和无纸化办公的推行,需要写字的地方越来越少,她留下的字迹不多,即便有也在杨家,他拿不到手。

  而且笔迹鉴定规定,双方提供的笔迹样本里要包含遗嘱内容的文字,或者至少包含遗嘱中的偏旁部首,这样才能从样本中总结出写字人的运笔规律,从而判断出遗嘱是否为被继承人亲自书写。

  要找出一份同时能让双方认可是他姐姐笔迹,时间又不远,而且里面的字要跟遗嘱中的字重合,三个条件都符合的样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思来想去,魏明天决定从她的单位下手。

  第二天,魏明天就去了魏大姐以前的单位,说明了情况,请求调出她以前手写过的文档。

  但魏大姐的单位工作人员告诉魏明天一个坏消息。在魏大姐去世前三年,她总共写了五料,保存在单位,但前一阵,杨东进过来,将其中两份材料取走了。

  魏明天问清楚了时间,又要求查看余下的三份材料。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文件,魏大姐单位通过了魏明天的申请,把材料给他看了。

  看完之后,魏明天的心不断地下沉。

  这三份材料里,几乎找不到跟遗嘱中内容相同的字迹,倒是找到了两个偏旁。但光凭这两个偏旁,恐怕抵不过杨东进的有备而来。

  杨东进在一个多月前就先下手为强,取走了那两份材料,说明他早就盘算好了这个主意,而且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如果自己找不出有力的证据,恐怕还会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魏明天可不想看到杨东进父子这样的小人得逞嚣张。他们现在气焰就这么旺盛了,若是胜了诉,还不知如何得意。

  于是,魏明天让律师向法院提出了申请,要求法院进行取证调取,让杨东进交出那两份魏大姐书写的材料。

  过了两天,法院那边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杨东进带回去的那两份材料不小心沾了水,已经污了,不能作为笔迹样本。

  听到这个消息,魏明天冷笑。这么巧,被他带回去就弄污了,不能用了。杨东进越是搞这样的小动作,越让他肯定了杨家父子在遗嘱上动了手脚。

  但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魏明天知道,这种猜测没用,在法律上做不了证据,要想证明这一点还是得用实实在在的证据说话。

  可魏大姐已经死了两三年,很多可以作为笔迹样本的材料都丢失了,现在猛然之间想找到非常难。可没法提供笔迹样本就没法做笔迹鉴定,也就不能确定遗嘱的真伪。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笔迹时间鉴定,也就是书写时间鉴定,根据文字的有色颜料在纸张上形成文字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经历了多长的时间,从而推测出笔迹产生的时间。

  但目前笔迹时间鉴定的审查和检验技术并没有完全突破,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其结果并不具备必然的确定性。

  而且由于检材与样本在纸张、油墨、墨水、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鉴定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鉴定方自备的样本并不能满足这一点,所以人民法院规定不能用鉴定机构的自备样本进行时间鉴定,需要主张做字迹鉴定的一方找到与检材相同种类墨迹或油墨的字迹材料,形成时间跟遗嘱书写时间差不多。

  找到这东西的难度并不比找到魏大姐字迹的难度低,所以除非是实在没办法,不然魏明天不会考虑字迹时间鉴定,他还是优先选择字迹鉴定。

  就在魏明天为这事愁眉不展时,他忽然接到了林老实的电话。

  林老实说,计划书已经写好了,问魏明天什么时候有空,拿过去给他看看。

  魏明天想着好几天没有回去看父母了,索性定了晚上的时间,正好回父母家,陪父母吃顿饭说会儿话,然后再看看林老实的计划书。这样看父母和谈正事两不误。

  吃过晚饭,两人去了书房,林老实把写了十几页的计划书拿给魏明天看。

  魏明天花了半个小时认真看完,然后给林老实提了几个建议,两人又讨论了好一会儿。

  直忙活到十点多,林老实才收起了计划书。

  魏明天疲惫地揉了揉额头。

  林老实看他脸色不大好,精神不济的样子,问道:“最近工作很忙吗?要不今晚就别赶回去了,早点休息吧!”

  “是不赶回去了,不过现在还休息不成我要在这里找一找大姐的字迹,你帮我找找吧!”魏明天指着摆了一面墙的书架说。

  林老实看着这么多书,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魏明天却已经蹲下了身,从最底部的架子上开始找,一本一本书的翻。

  林老实走到另外一侧,也从最底下开始找起。不过他没见过魏大姐的字,也不知道她写字是什么风格,便问魏明天:“要找什么样的?”

  正好魏明天翻到了一本他们小时候看过的书,魏大姐在上面涂涂画画过,他将这本纸张已经泛黄,书面也起了毛边的书,递给了林老实:“她写的字大概就这样。”

  虽然这是三十年前的字了,不过除非特意练,一个人写的字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基本上能辨别出来。

  林老实把书还给了他。

  魏明天一边找一边跟林老实解释:“重点找一找书里面有没有夹杂着什么收费单,书信,日记,签名之类的。在书上随意留的字不算,拿去对方也不会认的,也没法证明就是大姐写的。”

  最后一句话勾起了林老实的好奇心。他问:“你现在找她的笔迹做什么?”

  打官司这个事都压在魏明天身上,他有时候也觉得有点累,林老实问,他也就说了。

  “跟杨东进他们的诉讼官司出现了点的问题。他们拿出了一封遗嘱,自称是我姐生前留下的,我怀疑这份遗嘱是他们伪造的,所以向法院提出了笔迹鉴定申请。法院提出谁主张谁举证,我得找到我姐生前留下的字迹,还是对方也没法提出质疑,确定是大姐写的字,来做笔迹鉴定。”

  林老实听明白了,点点头说:“这样啊,大姐已经出嫁这么多年,家里肯定很难找到她近年来的字迹。要找只能去杨东进家或是她单位找,杨东进那边肯定把这些东西销毁了,她单位找过了吗?”

  “找过,因为她都走两三年了,单位那边早将她留下的一些琐碎物品清理了,只能找她生前留下的文字材料。但被杨东进抢先了一步,将其中两份材料拿走销毁了。余下的三份,我对比过,上面只有两个部首跟杨东进在法庭上提供的遗嘱擦了个边。光凭这一点,字迹鉴定恐怕很难出结果。”魏明天头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