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章(1 / 2)





  李治问话的意思很明显,他是想要做个明君,依照法律治国,尽可能的避免臣下互相包庇,但是长孙无忌却装作听不懂,只用法外不容乎情来搪塞李治,还说就算是你也不可能不考虑人情,这压根儿就不给皇帝脸面,没有把皇帝的问话当回事的。

  刘问道把这件小事告诉她,自然不会无的放矢,长孙颖再联想起他说的另外几件小事,便能粗略的描摹起如今的格局。

  除了李治跟长孙无忌私下里的问话外,还有一次是李治亲自召见五品以上的官员,表示我刚刚登基,还有很多地方不足,希望你们多多给我提供建议。朝堂上有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当着我的面直说。李治如是这番,明显是想继承贞观朝擅于纳谏的传统,但遗憾的是,朝堂上没有一个人回应,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儿,一个个看着地板,仿佛那里有钱捡一样。

  类似的状况,在贞观后几年也出现过,那是太宗让着众人挑自己的毛病,大多数臣子都没有敢说话,只有长孙无忌站出来说,皇帝陛下已经做的尽善尽美,大家没有任何毛病可以挑。于是太宗也很开心,大家也都很开心,这一场批评与自我批评大会就这么圆满落幕。

  但是这一次的沉默,却是让李治很不好受。他自然之道自己作为一个刚上任的皇帝,不足之处还有许多,他摆出虚心求教的样子跟部下开谈心会,其实就是给他们一个抱大腿的机会,只要有心像他投诚的,不痛不痒的说上几点,然后他在虚心接受一回,便能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如今如此容易刷成就刷威望的机会,却没有臣子上前,那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没有把他当回事,并不在乎在他这个皇帝面前刷个存在感。

  李治是个倔脾气的人,哪怕是遭遇如此尴尬的冷场,仍然没有死心,将着各州刺史理了一次,然后逐日找每个人小窗对话,了解国家的情况。但是大群里头,仍然是一片沉默。

  大家都在等长孙无忌张口,而长孙无忌,并不觉得自己有替外甥解围的义务。

  的确,如今在着长孙无忌眼中,他仍然把李治当做外甥,而不是皇帝。

  长孙颖听着这话,只觉得背上冷汗都出来了,长孙无忌显然已经触到了李治的逆鳞而不自知,而李治,变得比以前更加成熟隐忍。他现在忍得越久,那么将来爆发出来便可怕。

  所以,李治不愿意她回宫,因为她一回去,便势必要被摆在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这场争斗中去,李治会不会利用她还是两说,但是长孙无忌有利用她的机会,却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她已经过了天真的年纪,知道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不是看个人意愿的。当李治还是晋王时,她跟他能在一起便是因为利益,那等他做了皇帝,她们之间那道名为利益的线,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每个身份都有每个身份的玩法,皇帝也不例外。如果你不想早死、被篡位、当昏君的话,哪怕是皇帝也得遵循某些游戏规则。

  她从来都没有试图比过江山与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因为他们都知道,没有江山,他连他自己都保不住,她又如何自处?

  她借长孙家的势,对他跟她的关系而言,是一步错棋。但是就着她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言,却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充容?她揉了揉脑袋,不确定他给自己的这个封号,是保护,还是利用?

  位份比较低,不引人注目,是谓保护。试探长孙无忌到底是存心蛰伏还是另有所图,是为利用。

  长孙颖在那里想了半天,想到脑仁都疼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所以索性出去走走,看看孩子们,再想想后招。

  李忠已经很大了,既认得普通太监身上的香味,便不可能不认识刘问道,所以自从刘问道来了之后,他仿佛跟见到李治似得,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如今见着刘问道走了,便不免有些欢天喜地,“娘,刘公公以后不会来了吧。”

  “这个,说不准。”长孙颖苦笑了下,抱着怀里的大凤慢慢的哄着,忽然想起问李忠,“忠儿,你想回长安吗?”

  “长安?”李忠一愣,然后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哪儿都不去,就跟娘在一起。”

  “如果娘也回去呢?”长孙颖看着大凤已经闭上了眼睛,心里头想着这两个孩子也算是可怜,明明是金枝玉叶却要跟她在这里受苦,如果能回长安,李忠应该会很开心吧。

  可让长孙颖没想到的是,李忠听着这话,脸上竟然浮现出了恐惧之色,打了个寒颤说道,“可不可以不回去?”

  看着女儿已经睡着,长孙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将着大凤转移给奶娘之后,这才拉着李忠到了花园的另一边,好奇的问着,“为什么?”

  李忠站在那里,什么话都没有说。长孙颖看着他的样子,忽然就想到了很多小事。

  例如李忠这一年从来没有提到过长安,例如他之前明明挺大胆的,但是过来之后一直习惯黏着自己。她当初只觉得是孩子怕生,可是如今想起来,却怕的太厉害了,仿佛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而已。

  长孙颖希望李忠能说出个缘由来,这样也免得搁在心里憋成病了,但李忠却是个闷葫芦,只是在那里沉默着,像是一个小松树。

  到最后,长孙颖只能放弃,她觉得逼太紧了也不好,于是只能拍拍他劝道,“你以后想要说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找娘。”

  “好。”李忠明显松了口气,一脸期待的抬头看着她问道,“那我们要回长安吗?”

  “迟早要回,不过如今,或许会提前吧。”长孙颖想了想,有些沮丧的说道。

  李治想要她离开那个是非窝,而她自己……却不小心撞上去了。

  不过比起自己出错招这件事,更可怕的显然还是派人来骗走她孩子的人。想那时她已经被幽闭了许久,心智本来就不坚,如果她当时没有咬牙让那些人滚,而是把孩子交出去的话,那么她此生能不能再看到这两个孩子是个问题,她犯了如此大错,不可能再度回到宫廷才是重点。

  另外如果她心智不坚,送走孩子后自己再被逼着想不开自尽,那就更好了。到时候没有人会知道曾经有人假冒过李治的人来过,凶手不但可以逍遥法外,还可以将着所有一切都推到她身上。

  当然,就算是她没有将着孩子送出去,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李治那里也不知道发生了这种事,那这件误会存在他们心里头,一辈子都解不开,她跟李治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前。

  现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却又比以上都糟糕,她被激怒自救的举措打乱了李治的布局,到如今情势变成了谁都看不到的迷局,她与李治之间的前途如何,就只能看着长孙无忌如何布局了。

  出招的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若是有意,能做出一个无论自己怎么反应都是错的局来,也太厉害了。

  可事到如今,长孙颖也别无他法,只希望父亲在对自己的问题上可以保持一贯的冷漠,不要管自己,不要理自己,更不要为自己争取任何事情。

  无人理会,便是吉兆。

  作者有话要说:唉,有人说李治没用,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大家都以为所有的皇帝一登基都是狂炫酷霸*的啊……除了开国几个皇帝,要不然像李世民、朱棣这样本来就是手握重兵,自己有一帮小弟的亲王之外,哪个皇帝是好当的?汉武帝登基,还要从窦太后手中抢过权利,还不得不因为利益娶了陈阿娇,康熙小麻子还不是不得不娶赫舍里为后,给鳌拜卖萌……这两位可是公所周知的暴脾气,刚上位还不是得小心翼翼的坐稳位置……向来要么臣强君弱,要么君强臣弱,可这掰手腕是靠实力争得的,不是你一继位,一堆可以做你爷爷的人立马给你磕头认你当大哥的……

  ☆、第154章 失踪

  长孙无忌这次还真是没让长孙颖失望,过了不过一个月,京中就传来诏书,说长孙颖的病好了,叫她带着孩子们入京。

  这自然是长孙无忌的手笔。

  长孙冲的上书能在京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自己这个表面上怒不可遏的父亲怕是在背地里动了不少手脚吧。

  人的野心跟位置是成正比的,父亲在太宗面前是个谨慎的人,但是面对比太宗根基浅的多的李治,他明显就没那么低调了。他显然看低了李治,同时也膨胀了自己的*,长孙皇后当年的警告他显然已经忘记到了九霄云外。

  自己于他来说曾经是一步闲棋,但如今却明显已经成了关键。

  自己对长孙冲的利用,他是看在眼里,没有阻止和阻拦,反倒是推波助澜,可见他如今也是极其乐意自己回到宫廷的。

  一门两后,荣耀且在其次,关键是只要自己这步棋盘活,那么至少保证长孙家三代之内都可以权倾朝野。

  可李治会同意吗?

  在着利益面前,所有的情谊恐怕都要往后退了。所以这也是他不愿意自己回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