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1 / 2)





  李治在卖萌,但围观群众表示压力山大。

  不但李恪对于皇帝的举动都理解不了,就连长孙颖都忍不住出声,“你明明说过我们要晚上赶回宫里去的。”

  她从刚才就在疑惑了,按照一行人的速度,如果想要按时回宫,那起码现在就赶往回赶,要不然别说出城了,就算是再城里头逛一圈都会迟到。

  “我不那么说你怎么可能乖乖跟我出来,肯定又要啰嗦半天。”李治撇了撇嘴,然后一挥马鞭,当下就朝着城门外驰去,“好了,不要再问那么多了,赶紧出发吧,要不然天黑都到不了目的地。

  长孙颖隔着轻纱看了左右一眼,然后看着大家都是一副”我的老板是个神经病“的样子,心里头也平衡了不少。

  老实说,李治或许被着那座皇宫压抑的太久了,一旦离开那里,就会表现的比一个符合他年纪的中二少年还要更加的……中二。

  **李治一出了城门就跑的飞快,他贴身的侍卫以及李恪为了他的安危,也不得不紧紧追随在左右,这就导致大家的行进速度比着在城里的快了一倍有余,因此太阳还没落山,就赶到了他说的”好地方“。

  看着迎出来的人,长孙颖终于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来人,是晋阳公主。

  长孙颖之前也曾经来过晋阳公主的慈善会,说实话她还是几个初始成员之一呢,不过后来因为她去了洛阳,再回来晋阳公主也跟着她隔了一层似得,便将着这件事抛出脑后了。没想到这次李治大费周折的,却是将着她又带到了晋阳公主的地方。

  不过这处庄园与着她之前去的那所方位截然不同,应该是她们的新据点,看来晋阳公主这些年在这件事情上还是颇下苦力的。但看她如今换了道姑服饰却没有带在道观里,便知道公主更重视那个了。

  入道果然是她为了避免被逼婚的幌子而已。

  ”哥哥,你怎么来了。“晋阳公主迎出来的时候,见着一马当先的是李治,那表情就跟见了鬼似得,连着后面李恪出现的违和感都淡忘了许多,张口就是焦虑的问道,”这个时候怎么赶得及回宫。“李治刚当太子时,很支持她的事业,也常常来她的驻地转悠,见见那些孩子么,及至等到了当太子后期的那几年,被李世民填鸭的灌输各种为君之道,便再也没有来过了。等到他登基后,皇帝是千金之躯,怎可随意离开宫闱,所以晋阳公主压根儿就没想到会在皇宫以外的地方看到李治,因此猛然见着他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第一个反应就是劝谏。

  ”好啦,我偶尔也要找个地方透口气的,你们别一个个都摆出一副忠臣良将的样子,把那些大道理挂在嘴边。“李治下了马,将着马缰丢给旁人,然后刮了下晋阳公主的鼻子,不满的数落道,”越长大越不可爱了,你小时候可没这么爱说教。“”哥哥。“见着李治仿佛小了好几岁的恢复了少年心性,跟着小时候一般捉弄自己,晋阳公主又是感慨又是无奈,只能拖长了语调说道,”你先前让我准备几件静室给贵客住,却没说过这来的人是你啊。“”天底下还有比我还贵的贵客吗?“李治一点都不羞愧的说道,然后招呼李恪过来,”三郎,你过来看看,也好知道兕子这些年都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是些细枝末叶的小计,哪里值得炫耀。“晋阳公主自谦了一句,然后对着李治身后的李恪屈了屈膝,客气却又不显疏离的说道,”三哥一路上辛苦了,之前知道你回京,本应该去拜访你的,却不料被琐事缠身,拖到现在还要你来看我,着实羞愧。“晋阳公主的理由找的完美,但是实际上她是个谨慎的人,在没有得到李治的示意前,从来不过分的亲近或者疏远谁,因此当李恪回京,她虽然知道,送去了贺礼,但在不清楚李治要怎么安排他时,也恰当的保持了距离。

  ”你有正事要忙,应该的。都是自家兄妹,这么客气可生疏了。“李恪赶忙上去虚扶了李明达起来,然后将着儿子叫过来给晋阳公主见礼。

  李恪也是个聪明人,晋阳公主的顾虑他懂,便并不戳破,反而给台阶让人下,使得双方气氛更融洽些。至于晋阳公主以出家人的身份,不在金碧辉煌的道观里住着,而在这个普通的城郊农庄究竟是在做什么,他聪明的什么都没问,只做出再平常不过的表情,仿佛公主就该在田舍里一样。

  这种表现,实在是让长孙颖佩服。

  李治无疑也对李恪上道的表现十分满意,站在门槛里头,看着李恪让自己那看起来比晋阳公主还高一个头的儿子给姑姑行礼。长孙颖门外,看着他满足的样子,忽然觉得他十分可爱。

  **李治带着人过来,似乎真的是玩来了,先是带着李恪父子逛了农庄的各个地方,连着瓜果蔬菜架子都没有放过,几个皇亲贵胄还亲自动手摘了回蔬菜教给厨娘做,然后晚上跟着下课的学子们一起在食堂吃大锅饭。

  ”我看着大家好像都很适应,一点都不奇怪?“长孙颖跟着晋阳公主坐在一起,也入乡随俗的没有带面纱,捧着碗打量着四周的人,小声的问着晋阳公主。

  跟着几年前的相比,如今饭堂里坐着的不仅有年幼的学生,还有一些看起来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岁的中年男子。

  ”像是他们几个的这种人来得多了,“晋阳公主看着三个人正傻兮兮的比较着碗里的茄子跟树上的茄子有什么区别,微微一笑,非常淡定的微笑着说,”如今我们常在长安募捐,为了让他们更心甘情愿的拿出来钱,便常常让那些大户来此地参观实践,那些人的表现跟他们也差不多,从未下过地,自然也是看什么都新鲜。“长孙颖看了下那三个人的蠢样,决定还是无视他们几个,继续问晋阳公主,”如今年纪大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又是从何而来的?“李治这个计划的目标是着重未来,所以主要都以小学生为主,这些大人若到着这个阶段还是一事无成,那差不多就是废品了,在这个上面投资没什么价值啊?

  晋阳公主看了一眼周围人,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这都是各地的士子,因为家贫住不起店,或者是落榜想要发奋读书,起初听着我们这里有免费的饭菜和书,便主动过来求宿。我想了想,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何必让寺庙把这个人情赚去了,所以便令着各地的书舍收留这些人。“这个时代,雕版印刷还没有流行,在传抄流传的时代,书是绝对的珍惜品,除了一般的世家贵族外,民间拥有大量书籍的地方,不是学校书馆,而是寺院。所以纵观唐朝,在寺院里寄读的学子非常的多,他们并非因为信仰佛教,而是冲着那可以免费看的书和一日供应的两顿斋饭去的。

  晋阳公主因为背靠着皇家,可以说拥有全国最大的图书中心,又有李治这个皇帝的支持,所以在从一开始就订下抄书可以换饭食的规定后,书籍越来越多。起初因为学生们都很稚嫩,人数又少,书籍还不够多,抄的也是启蒙读物。但后来随着第一批学生的成长,别的功用没看出来,倒是抄书抄了一大批,并且随着这些人的学习需要,书籍内容也逐渐高级了起来。

  这样一来,晋阳公主名下书馆中的书种类或许比不上累年世家,但是比着一般寺庙却绰绰有余,因此有胆大的学子知道后,便来借读。晋阳公主起初还不愿意,但是最后发现,跟着完全需要雕琢的幼童相比,这些或准备参加科举,或者落榜准备参加科举,或者只是出于爱好苦学的人根本就是只要刻上几刀就能完成的成品,便动了心思,不仅同意他们来借书阅读,还提供食宿。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毕竟是很稀罕的生物,因此就算晋阳公主敞开供应,人数也很寥寥,并不会对正常的教学产生影响,所以她现在将着学生有的抄书福利也推及到了他们,这些人可以用抄来的书换取铜钱,甚至还可以用”代课“来赚钱。

  ”直接给他们钱,会不会过分了些。“长孙颖听到学生们用抄书和劳动只能换来食宿,这些人却能换到钱,便担心有些人用晋阳公主的好心来生钱。

  ”这些人跟孩子们不同,他们不仅缺吃喝,更缺钱财。他们想要继续赶考需要钱,就算不考试,回乡也需要钱。厚着脸皮敲开我们大门的人,都是穷到揭不开锅的。这些文人都是大唐的文脉,哪怕是中人之姿,回乡做塾师也能教化一方百姓,我养着他们,就当是为大唐积攒文脉,所以花些冤枉钱,被人骗骗也不成大碍。我们总不能因为那些潜在的危险,而放弃一件很有意义是实情。“晋阳公主说完这些,却是很土豪的一挥手,”再说就算是有几个浑水摸鱼来蹭吃蹭喝的人,我也不是养不起,所以下一步我还打算买他们的诗稿呢。只要能识得几个字的文人,我都不会让他们饿死的。“

  作者有话要说:嗷,这一章虽然晚了些,但是总算补上了。

  看不懂的孩纸们去看下上一章。因为当初发错了,略过了181发了182,所以写了新章节后,将着182复制到了181里面,新章节发到了182里面,因此这个是第二更,上次看了182直接看这章的孩纸们缺了一章,可能会看不懂。

  ☆、第184章 亲情

  大唐有钱的公主很多,爱花钱的公主也很多,但是像着晋阳公主这样的人却寥寥无几。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晋阳公主说完话,抬头看着长孙颖正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顿觉得蹊跷,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脸上有花?”

  “不是,”长孙颖灿然一笑,然后却是伸手一摸她的后脑,“我觉得你脑背后有光!”

  若世人积攒功德之后有功德之光的话,晋阳公主背后必然是一片金灿灿。

  晋阳公主也是见过菩萨的画像的,听着长孙颖这么说,先是一愣,然后便是笑着扑着打落她的手,“你竟然这般取笑我。”

  “不是取笑,是货真价实的赞美哦。”长孙颖笑着躲开她的攻击。

  两人打闹了一阵子,关系却是融洽多了,末了晋阳公主靠在她的身上,却是感叹道,“这样好多了,我在宫里头,就算是想跟你亲近也不敢亲近,怕给着大家都惹麻烦,还不若在着这乡里,想笑就笑,想闹就闹。”

  “是啊,大家离了那宫里,便都觉得自在许多,别说你了,就是七郎也是活泼了不少。”长孙颖也深感慨着,觉得大家都是影帝,在着宫里头端的厉害,一举一动都考虑良多,等着一旦离开那里,却又都是跟下了舞台一样,奔放的厉害。

  “哥哥也太胡闹了,我都被吓了一跳呢。”晋阳公主看了看在不远的地方正跟吴王一起卖蠢的皇帝,忽然拉了长孙颖起来,“咱饭们都吃完了,你刚好陪我去转转。实不相瞒,我开始都没有想到会是你们来住,所以布置的有些简陋了,你赶快先去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法儿。”

  “他本来就是过来感受田家生活的,我看你什么都不弄最好。”长孙颖笑着跟晋阳公主开玩笑,但嘴上这么说,人还是起来,跟着晋阳公主一起去看她们今晚的住处。

  毕竟两个人极少在除了皇宫行宫以外的地方居过夜,李治的起居习惯又麻烦,她还是提前看一眼住处的比较好。

  长孙颖转了一圈,发现虽然是乡下,但是晋阳公主在修建时就很尽心,所以房子内部都宽宽敞敞,论舒适度比着他们平时住的地方差不了多少。就是陈设简陋点,都是乡间物品,倒也颇有野趣。

  长孙颖看了下日常所用的东西,又叫着她们添了几样,觉得差不多了才对着晋阳公主点点头,“这里已经很好啦,我相信九郎一定很满意。”

  “那我就放心了。”晋阳公主知道李治哪怕在这里有一二不便,也不会对她有什么意见,但既然皇帝百年难得一见的到她这里来了,她当然还是希望把皇帝伺候的舒舒服服的,不在这些小事情上用两人的情份。

  长孙颖跟晋阳公主看完房间,然后又讨论了下明天早上吃什么,等聊完回到饭厅时,却发现那三人以及随从不在了。询问了下左右,知道兄弟二人带着侄子出去相邻的村子“消食”去了,长孙颖不由得在心里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