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福姐儿不知道该说什么,瘦吗?她没注意到自己瘦没瘦,但娘确实是只剩了一张皮的。

  “我叫你卖的镜子怎么没卖呢?”容家媳妇注意到搁在窗台上的镜子,那是她昨儿叫福姐儿去卖的。

  镜子是她的梳妆镜,梳妆台已经卖了,只剩下这面镜子。

  福姐儿说:“当铺不要这面镜子,叫添一号再去。”

  容家媳妇面上泛起苦涩,添一号,还能添什么呢?家里除了她这把骨头,还有什么能卖的呢?

  就是她要卖了自个儿,也得有人要呐。

  手无力的垂落下来,她干涸的眼里已流不出泪。

  良久,容家媳妇下了决心,叫福姐儿:“你去把虎子他娘请来。”

  虎子娘,也就是陈三媳妇,是胡同里最泼辣不过的了,连她男人都怕她,可她心却还算良善,单她帮着福姐儿找活,容家媳妇就感谢她一辈子。

  福姐儿去找陈三媳妇时,见虎子正坐在院子里哭,一面哭,一面吃着一绞麦芽糖。

  福姐儿看着麦芽糖,暗自咽了咽口水,“虎子,你怎么啦?”

  虎子抬起朦胧泪眼瞧了她一眼,哽咽着说:“我捉了金龟子卖与秦公馆的少爷,可……我娘把钱全拿走了。”说着,他忍不住大哭起来。

  金龟子是他费了好大功夫才抓到的,结果娘只给了他一绞麦芽糖,就把钱全拿走了。

  陈三媳妇听到动静,出来骂道:“你个小泼皮,真是白养了,平日里给你吃香的喝辣的,不花钱?一个男娃,咋那么吝啬呢?”

  虎子哭着反驳道:“我没吃香的喝辣的!”

  “嘿,你还学会顶嘴了!”陈三媳妇抄起扫帚,劈头盖脸揍下去,虎子嗷嗷叫着跑出去了。

  陈三媳妇愤愤骂一句:“这没良心的小兔崽子。”她转过头,“福姐儿,你过来有啥事?”

  福姐儿其实有点怕她,见过陈三媳妇下死手狠揍了虎子几回,陈三媳妇在她眼中就格外威严有力。

  在陈三媳妇面前,福姐儿连说话声都低了些:“我娘叫我请您过去说话。”

  陈三媳妇心里一咯噔,别不是不行了罢?她在围裙上擦擦手,赶忙跟着福姐儿过去了。

  见着容家媳妇那一刻,她心里更是凉,这么副气色,可不就是个死人吗?她见了,都觉着凄凉了几分。

  然而,容家媳妇叫她来,并不是交代后事或者托孤的。

  虽然家里的东西已卖的罄尽,可还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卖的,那便是这间院子。

  她想活下去,带着孩子活下去,虽然院子是祖宗产业,可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顾不得会不会被祖宗骂作败家子儿了。

  她到阴司里再向容家的列祖列宗赔罪罢。

  渐渐的,福姐儿看到有人来看院子,她看见他们满脸挑剔,不断找茬,来来往往的人说着不同的话,为着同一个目的——压价,她茫然而无措的看着那些模模糊糊的脸,来了十几波人,她一个也没记住。

  她知道,卖房子,是为了给娘治病,至于卖了房子住哪儿,她不知道。

  最终这院子以三百块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生意人,这个价,是贱卖,可没奈何,人家看出她们急用钱,就是死咬着不松口。

  她们从院子里搬了出来,在北城的大杂院里赁了一间屋,这一间屋,是卧房,是饭厅……连洗衣做饭,也都在这儿。

  搬进大杂院后,容家媳妇请了济世堂的大夫来看病,老大夫摸了脉,叹气道:“你这病,原本花钱用些好药,再好好休养几月,是好治的,拖了一个冬,怕是难了。”

  福姐儿看到她娘的脸色一下子灰败了,她也不晓得怎么的,那一瞬间,眼里唰的流下,她茫茫然看着老大夫:“爷爷,我娘治不好了么?”

  老大夫看着这么个小人家哭着,心里头怪不落忍的:“莫哭莫哭,治得好的。”他又叹一口气,“要舍得用好药,两月就好。”

  容家媳妇微微提高声:“大夫,您开方子吧,怎么好怎么治,都听您的,万望救我一救,您瞧,这孩子还小呢。”

  先前老大夫开方子,用的药不过是吊着容家媳妇一口气,他也真心想要救苦救难,可他毕竟没菩萨的本事,天底下苦难人那样多,都在血里泪里煎熬着,他便是倾家荡产,也搭救不过来。

  如今容家媳妇有了卖房子得来的钱,用得起好药,老大夫就开得了好方,两剂药下去,容家媳妇面上就有了人色,不再像先前,看着跟个鬼似的。

  过了俩月,她的病就渐渐好了,能在院子里走两步,只她还是不敢做活儿,花了小两百才治好的病,她现在的身子就是个金疙瘩,若是旧病复发,就实在太亏。

  大杂院里住着七八户人家,大多数都住一间房,成了年的儿女和爹妈睡一个屋,中间只隔一道有破洞的帘子,有些人家甚至三代人住一起,屋里挤得连下脚的地儿也没有。

  干不动的老人睡在床上,一动不动,只有喘着的气儿证明这是个活人。

  妇人成日里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既要照顾孩子,又要伺候老人,等男人回来了,还得想办法应付男人的打骂——累了一天,挣不了几个子儿,谁的脾气都不好。

  年轻的姑娘们没有衣裳,身上围着破布,去茅房都得瞅准院里没人,她们为母亲打下手,等到了年纪,就嫁出去,嫁到同样贫寒的人家,延续着母亲的生活,若是样貌格外出挑呢,那便是命生得好,可以去有钱人家作姨太太。

  几岁大的孩子脏得跟个泥猴似的,在灰土里打滚,辨不清人样,等他们长大了,命运与父辈们相较,应毫无改变。

  容家媳妇不愿在这样的环境里活下去,她也不许自己的女儿跟院里的其他姑娘一般,终身陷在烂泥里。

  终年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的小脚女人,要寻找新的出路。

  作者有话要说:

  要改善生活了……不过,咋个没得收藏哩

  第7章

  没见识又没本事的女人,出路也就那么几个,她若是个男人,早出去做活儿了,哪怕是去码头抗包呢,也比在家里缝补洗作来得强,起码也能养家糊口。

  偏她是个女人,她便狠下心要去抗包,去拉车,去做其他抛头露面的活儿,人家也不肯要她,人人都能做的体力活儿,为何不要力气大的男人,反而要个女人家,再说了,招男人总不会引来风言风语。

  经媒婆牵桥搭线,容家媳妇与一个开红白喜事店的男人相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