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她那样花心思,潘二娘看得心疼,可她不敢在容真真读书这件事上说太多,这可关系到女儿的前程!

  赵朋平日说得多了,潘二娘也渐渐知道读书是件多么要紧的事儿,她听那大学教授一月有六百薪资,她挣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么多,她晓得,书读好了,女儿就能做人上人,再也不受穷挨饿。

  她既不敢干涉容真真读书的事儿,又心疼女儿太辛苦,只能每日花尽心思做些好饭好菜,将女儿身体补一补。

  大抵是太过用功,潘二娘再怎么补,容真真身上也不见长肉,不过她的气色却好了许多,与跟着娘进赵家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不说容真真,潘二娘也与从前大不一样了。单看穿戴,也知道她必定是过得顺心如意的。

  她身上一件八成新的蓝布衫,脚上是同色的布鞋,手腕上是细细的光面银镯,脸上干干净净的,一丝皱纹也无,手上挎着一只篮子,里面装满了菜。

  她喜欢下午去买菜,早晨菜虽新鲜,可也贵,而黄昏时菜价就便宜许多,她是节俭惯了的,能省则省,在她看来,新鲜不新鲜的,不都一样是菜?都是一个吃法。

  她手巧,为了男人和女儿,又精心研究过怎么做菜。别看她是个没读书的小脚女人,在做饭上,她也可以像个学者一样做研究呢。

  刚放下篮子,赵朋提着一个大食盒回来了,他才办完一场喜事,就是黄局长公子的喜事,临走时人家打发了一只大肘子,这可是五福楼的肘子,两百文一只的肘子,平日里谁舍得吃?也只有黄局长这样的大官,才舍得办喜事打发这样的好东西,更别提还有糖,果子,点心和一个厚厚的大红封。

  赵朋打光棍时,给人家办了红白喜事后,是要吃了晚上那顿才走的,自从成了家,他晚上必得回家吃饭,每每人家打发了好菜,就带回去加餐。

  潘二娘接过食盒,打开看了看,惊喜道:“这肘子真不错。”

  “可不,五福楼的招牌,真正的大厨手艺。”

  容真真背着书包哒哒进来了,她嗅了嗅:“好香,爹从喜宴上又带了好菜?”

  她凑过去看了看,金红的肘子软烂鲜香,令人食指大动,她陶醉的耸了耸鼻子。

  赵朋笑道:“你要是什么时候各科成绩能拿到优,爹就带你去五福楼吃一顿。”

  容真真从书包里拿出答卷,赵朋接过一看,顿时笑得合不拢嘴:“都是满分,福姐儿出息了。”

  “算术不是满分。”

  “差不离,差不离。”赵朋笑呵呵的,顺手从今天得到的大红封里摸出一枚银元,“这是爹奖励你的,想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自己去买吧。”

  潘二娘大惊:“她一个小孩子给那么多干嘛?回头就乱花了。”

  赵朋摆摆手:“福姐儿是个乖孩子,不会乱花,你别瞎操心,下回考得好了,我还有奖励。”

  自打刻苦读书后,容真真的成绩一路上升,最近几次测验一次比一次好,现在除了算术,她门门功课都是满分。

  在成绩提升以后,班里的同学也肯睁眼瞧她,毕竟读书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女,虽然年纪还小,可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几乎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此外还有一个缘由,那些家境贫寒又不好好念书的,多半是要做人家姨太太的,大家都瞧不上这样的人,容真真既证明了自己不是做姨太太的那一流,自然就受尊重了。

  因她整日沉迷读书,少与他人说话,与同学的交际不多,不过其他人虽谈不上多喜欢她,却也没什么恶感。

  但有一人例外——二叔家的赵珍,她从第一天与容真真起了冲突,受了教训,便把一切错处推到了容真真头上,总觉得若非容真真,她就不会受先生训斥,也不会被她娘停掉一月的零花钱,更不会在风声传到赵志耳朵里后,被罚跪整整一个小时。

  当然,她完全不会去想是自己先出声挑的事儿。

  小赵太太自从知道赵珍因与假侄女起了冲突,才使她去学校丢脸,更是对大伯子一家深恶痛绝,时不时就要翻出来说些闲话,在知道赵珍竟考不过容真真后,她对女儿大发脾气,严厉训斥,每回学校测验后,都是赵珍最痛苦的时候。

  赵珍在挨骂时,总能生出无限雄心壮志,要发奋图强,将容真真给压下去,可这份雄心基本过不了夜,第二日日头还没出来,就烟消云散,比清晨的露水消失得还快。

  但无论赵珍怎么想,容真真刻苦、自律、上进、有恒心,她的成绩一直在提升,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她定能顺顺当当的走下去,也定能有一个十分光明的前途。

  当然,前提是没有任何意外。

  第18章

  转眼间已是潘二娘嫁进赵家的第四年,她同赵朋恩爱和谐,这四年的日子简直像做梦一般,再加上女儿也很争气,她过得格外舒心。

  东明学堂的小学是四年,没几个月容真真就要小学毕业了,她学业优秀,凭她的成绩,应当能进入东明中学的。

  赵朋原只盼她能好好念完小学就不错了,谁料容真真竟是块读书的料子,他常说:“咱们老赵家要出个文化人了。”

  他无数次设想过等容真真考上了大学,他要怎样大摆宴席,请所有亲朋故旧来庆贺,他在席上又要怎样吹嘘,才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闺女的优秀而又不显骄狂。

  他把这些想法向潘二娘诉说时,潘二娘就笑话他:“小学还没读完呢,哪儿就想到那么远了?”

  “不远,不远,再过三两年,就出人头地了。”

  “你又知道她定能有出息?”

  赵朋就瞪大了眼:“哪有当娘的这样不看好自个儿闺女?福姐儿会读书哩,你等着瞧吧。”

  他总因那些还未实现的设想而美得找不着北,有时想着想着,就笑出了声,仿佛女儿的辉煌就在眼前。

  潘二娘为他这样高的期待而发愁,她私下里对容真真说:“要是你考不上中学该怎么办呢?”

  容真真宽慰她:“别担心,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能上中学,我难道还不能顺利毕业了么?”

  “不是要考试?”

  “如果第一名都考不过,那就没人能上中学了。”

  话是这么说,可潘二娘仍旧很忧愁,碰上女儿的大事,她简直无理智可讲,万一平日都考得好,单单就那一次没考好呢?

  见她实在担心,容真真才透露了一句:“先生说我成绩优异,就算不考都能直接升中学的,只是若参加考试,考到前十,可以减免一半的学费。”

  这冷不丁一个大炮轰得潘二娘头晕眼花,她有些呆滞的问道:“不用考也能升中学?”

  “先生是这么说的,但还不确定。”

  “能减一半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