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1 / 2)





  说来也奇怪,一向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儿子一到黑影子的怀里就不哭了。黑影子坐在炕沿上给孩子喂着一团白色的东西,自己儿子吧唧着嘴吃的很香,等孩子吃饱了头一点一点快睡着了,就轻轻把孩子放在炕上,准备起身往外走。

  汉子刚才呆住了,这是仿佛想到了什么,一下子扑了过去,伸手去抓黑影子的衣袖,可是一抓,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

  汉子赶忙双膝落地,跪在黑影面前,哭着哀求:“秀秀,别离开我。我和儿子都很想你,你就算还生我这个大老粗的气,也该可怜可怜孩子啊!”

  ☆、49·胶牙饧2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二。

  祭祀灶神讲究个“官三”、“民四”。就是说官家十二月二十三祭灶神,市井小民都在二十四这日才祭。关于祭灶的日子,北方和南方又有不同的讲究,一般说来,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夜进行,而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四日夜举行。汴京乃本朝的国都之所在,虽然也算是南方,但自从迁都以来,便有许多北人在此定居。因为城中人口众多,南北混居,每家都依照族中的传统来办,有廿三祭灶神的,也有放到廿四才祭的。

  不论哪天祭灶,到二十二这日,纵然百无禁忌的人家,也要买一点灶糖回去预备着。所以今天早上,有味斋刚一开门,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槐二在店门口支个小方桌,把新出锅的胶牙饧包好递给排队的客人。

  四郎在厨房忙着做灶糖,除了家家必备的胶牙饧之外,又新蒸了一笼江米竹节糕。最近街坊的小儿都爱有味斋新出的这种竹节糕,买灶糖的大人大多顺便带一块回家。两样搭配着,卖的尤其快。

  前几日订了灶糖的街坊王大婶过来取糖。王大婶家在街东头开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卖些割边火烧,也是城中的老字号。这位婶娘是这条街上的包打听,西坊市里的怪谈传闻,大户人家的香艳秘事,她都能在第一时间打听出来。四郎和有味斋的传奇故事在城中越演越烈,里头少不了王大婶的一份功劳。

  四郎长的俊俏,人又亲和,是典型的师奶杀手。对那个谣言里头四郎的各种神奇本领,不少街坊婶娘都毫无缘由的深信不疑,王大婶自然不例外。所以她到后厨取了四郎给包好的糖饼,并不急着走,站在厨间和四郎抱怨:“如今世道真是越来越不好了。大过年的街坊间就很出了些怪事。一个就是前前后后不少商户都收到纸钱。再一个就是……说到这里,她刻意压低了声音:“不少人家都丢了小孩。有人请道士去看过了,说是鬼姆在作怪。”

  姆是专吃小孩的厉鬼。此种厉鬼生前都是得难产病而死的妇道人家,听说她们死的时候仍不甘心,就变成了厉鬼。如能吃掉一百个未成年的小孩,可以算是超度了,便能重新投胎返回人间。

  四郎知道这种鬼怪,当时哪家有小孩晚上哭闹,就会被爹娘吓唬“姆在门外了”,小孩一听都包着眼泪捂上嘴不敢再哭。他小时候也被这么吓过。不过因为一直长在妖怪中间,所以并没有见过这种由生产妇人的不甘里幻化出来的厉鬼。

  四郎听了她的话,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昨晚来买糕饼的那个女人,莫非……那就是“姆”?

  于是他问道:“婶娘昨晚还有收到纸钱吗?”

  一听四郎这么说,王大婶就来气:“哎哟,真是作孽啊。昨晚我亲自管的账,明明客人给钱的时候都有仔细检查,的确是铜板,哪知晚间点帐的时候又出现了纸钱。这可真是活见鬼了。

  四郎便给她出主意:“既然真钱纸钱拿到手的时候分不清楚,不如在柜台上放一个水坛,让客人都把铜钱扔到水坛子里。铜钱发沉,一丢进去就会‘噗通’沉到水底。纸钱做的假币轻,丢到坛里就会漂到水面上。”

  王大婶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她生性泼辣,听了这话就说:“胡小哥这个办法不错。我倒要逮住这个吃白食的,就算他是个画皮,我也要揭了他的皮,看看里头究竟是人是鬼!”说着急匆匆的走了。以王大婶的八卦功力,想来今晚这条街上的商户都会知道这个法子。

  送走街坊婶娘,四郎继续回厨房忙碌。眼见着年节就要到了,不少人家支开的窗户外面都伸出一根竹竿,杆子上吊着腊肉。有味斋也不例外。

  冬至后南猪行送来了两头宰好的大肥猪。四郎只取两边肩腿,每斤猪肉用一两盐,混了香料后分别搓揉猪皮和猪肉,揉透为止。然后把盐渍肉用大石板压住,平放在石缸里,这么压了四五日后,取出来转一面再压上四五日。之后再取出涂香油,用竹枝烟熏这两肩肉,熏好后洗净挂在通风处,强劲的北风就会帮忙把肉从里到外风干。

  这个法子做出来的火猪肉皮色金黄,肉质鲜红。自从四郎做好后,常常引得隔壁的大花跑到他挂肉的竹竿下徘徊。连饕餮殿下前几日也随口问过四郎,说是外边晒的什么肉,闻着倒挺香。

  四郎自觉和这位算是老夫老妻了,尽管精分殿下在床上向来兴致很高,人说小别胜新婚,估计是每半月一次小别增加了新鲜感,至今尚未出现爱情已过保质期之类的倦怠现象,但是四郎前世虽然没谈过恋爱,也知道感情是需要双方共同培养的这个道理。不过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情商拙计的四郎想来想去,想出来培养感情的方式就是——变着花样给殿下做好吃的……

  既然一向高傲自持的殿下屡屡垂青于门口的那串风肉,这日做午饭的时候,四郎十分善解人意的取下一挂刚风好火猪肉,用清水煮熟之后,快刀切片装盘。四郎先尝了一块:咸淡适中,因为刚刚风好,肉质也不是很硬,肥瘦搭配着放进嘴里,肉香四溢。

  昨晚四郎在院子里冻了一方豆腐,他把煮火肉的汤里头放些切块的冻豆腐,与香菇冬笋同煨,煨到冻豆腐上面起了一个个蜂窝状的小孔之时起锅。再加一道清炒玉兰片,一道凉拌五香莴苣,几道菜做好后,就端去后院与饕餮殿下一同吃午饭。

  饕餮殿下自己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四郎倒是很喜欢在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谈些遇到的新鲜事。

  严格说起来,四郎说的话题,饕餮殿下应该不太该兴趣才对。毕竟,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一直都是波澜起伏下身不断,而四郎的经历就略显平淡和单薄,并且一贯胸无大志,只对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感兴趣。纵然也勉强称得上大智若愚,他自己却一直没有显出什么雄心壮志来。

  所以,餐桌上的闲聊由四郎起头的话,就会一直围绕着有味斋里发生的一些小趣事打转。比如王大婶收到假钱立志捉鬼啦,比如隔壁的大花居然捉了一堆死老鼠想要换块风肉打牙祭啦,再比如上次新买的饧糖又快用完了啦。哦,今日还加上了最新的鬼姆传闻。都是零零散散的小事,饕餮殿下却总是带着愉快的笑意微微偏着头,听得很专注的样子。仿佛四郎说的这些事情他都无比感兴趣一样。

  “今天卖火烧的王大婶也说收到纸钱了”

  “嗯。”

  “你说,晚上那个用纸钱买竹节糕的女人是不是就是姆?”

  饕餮殿下很认真的想了想,摇头道:“如果真是那样的厉鬼。应该不敢靠近我所在的地方。并非难产而死的妇人都会变成姆,姆的形成条件非常奇怪,需要极端强烈的憎恨。”

  “憎恨?”

  “是啊,一般难产而死的女人心里都充满了对自己孩子的爱或者对丈夫的爱,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把孩子生下来。可是,姆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贪欲,她们憎恨让自己产子的男人,憎恨让自己丧命的胎儿。在吃掉一百个小儿重返人间的执念中,他们往往会沉迷在人肉的鲜美中,最后成功超度自己的其实很少。”

  “用杀无辜小儿的方式超度自己吗?”听完饕餮的话,四郎皱起眉头。

  “我也觉得是无稽之谈。用害人的方式来超度自己的罪孽,本来就是缘木求鱼。也许这种厉鬼只是单纯喜欢吃小儿肉而已吧。”饕餮殿下以这句话结束了关于姆的话题。

  然后,两个人继续在各种奇怪的话题中愉快午餐。吃完饭,饕餮殿下和青溪就一起出门,也不知道是去了哪里,整天神神秘秘的。而四郎也回到前面有味斋,继续忙着属于凡人的年节里头那些永远也忙不完的各种事务。

  下午的时候,一个汉子走进店门来:“请问胡老板在吗?”这男人正是上次来过的卖糖人,今天特意给四郎送新的饧糖来。他挑着一个担子,左边是个大大的糖桶,右边桶里坐着个看上去三四岁的小男孩。

  四郎赶忙从厨间出来,笑着对那汉子说:“眼见着前几日新买的饧糖快见底了,我正发愁呢,可巧张大哥你就来了。”

  卖糖人张大哥憨厚的笑了笑,也没吱声,跟着四郎把一桶糖搬到了厨房。那个小娃从桶里出来,抓着他的裤脚跌跌撞撞得跟进跟出。

  四郎给小男孩拿了一个竹节糕,他也不知道谢,一把抓过去就往嘴里塞,然后包着嘴缩回到汉子身后去。

  那汉子却一把把孩子攘了出来,教训道:“在家时怎么教你的?外头给的东西抓起来就吃!吃吃吃,迟早被鬼姆抓去省事!”

  小孩子哇的一声哭起来,口里喊着:“我不要你,我要娘~”

  那汉子眼睛也红了,把孩子提起来就要打。

  四郎赶忙上去拦住:“张大哥,孩子小,一时贪嘴也难免。可不好拿话吓他。”

  姓张的汉子叹口气,把孩子放下来:“胡老板,你不知道啊。最近我们那里闹鬼姆闹得正厉害。许多人家的孩子都无端失踪了。我听说,孩子如果有亲娘在身边,姆就不敢现身,也不敢伤害她们的孩子。我家女人去年没了,我又天天在外头做生意……”说到自家的艰难处,又转头去训斥那个小男孩:“姆最喜欢用糖糕骗小孩开门,看你还敢不敢乱接东西吃!”

  四郎看那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大约年纪太小,还十分懵懂,一直坐在地上哭喊着要娘,一边抽噎一边对着门外伸手要抱抱。可是他娘早就不在人世了啊,又怎么可能出来安慰他呢。

  “辛苦张大哥又跑了一趟,不如在小店吃点东西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