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章(1 / 2)





  就好比一个只能装一杯水的密闭容器被硬生生装了两杯水进去。若是容器足够坚韧,自然能将两杯水压缩成一杯。这个过程中,不是将水转化为冰,改变水的形态,就是将水进一步浓缩,使其更为浓郁。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对容器的坚硬程度有极高的要求。并且过程凶险万分,一不注意就会在转变的过程中使容器爆裂。

  殿下自然不肯让小狐狸冒这么大的风险,苏夔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这两位分别在妖界和道门收罗各种秘方秘药,千方百计提升四郎的强度。简言之,就是秘籍买一赠一任凭四郎挑选,仙丹灵药不要钱一般,恨不得让四郎当成饭吃。

  自从那日江城忽现黑雾之后,城中闹鬼的怪谈频传。苏道长在江城也算小有名气,委托他捉鬼捉妖的案子渐渐增多。因为日日忙得脚不沾地,大概是累的没力气说话了,苏道士便又恢复了往日里的沉默少语,一旦说话,必定毒舌得叫人哑口无言。

  四郎在修道上面,估计是继承了他那个便宜父亲的天赋,十分有悟性。他修炼道术至今不过一年时间,却已经对参同契颇有领悟,叫道家新秀苏夔也愤愤不平,时常借故折腾四郎,说他是傻人有傻福。

  所以这天苏道长新接到一个委托,临出门时瞅见四郎在有味斋后院闲逛,就以修习道术不能光学不练为借口,再次拎着四郎上街捉鬼去了。

  有味斋最近生意不好,四郎带着店里也无聊,倒很是乐意出门晃晃。

  江城军队不知道招惹了哪路鬼怪,频频有军士被人取下首级。这只军队就驻扎在净业湖和南城门之间的空地上,因此被称为南大营。道长今日是受了冉将军麾下一个裨将的委托,来调查江城南大营里接二连三的枭首事件。

  过了横街,就来到了十里大道。

  新建的牌坊门楼矗立在长街尽头,十分打眼,几乎能让每个从南门进出江城的人最先注意到它。这是一座唐式飞檐朱柱的三层牌坊门口,有足足九间七尺高。高大的门楼在酷热的阳光下投下大片的阴影。

  尽管已经是下午,阳光依旧显出一种灼人的白,人在道上走一小会儿,就能出一身的汗。因为南城这边前段时间修城门,地上积了一层浮土,一有马车经过,就扬起细小烦人的尘埃。灰黄的尘土带着热气扑打在朱红门柱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苏道长到了营地,守营的士兵是两个彪形大汉,看到四郎就皱起了眉头,指着他说:“这个道童不能进去。”

  苏道长皱着眉头有些不快,其中一个大汉很会看人脸色,见状立马解释说:“非是我们为难道长,实在是军营中并不合适小姑娘进入。”

  旁边一个补充道:“女扮男装也不行。”

  四郎:……

  平心而论,四郎长的一点也不娘。虽然风姿出众,但是四郎的脸蛋也称得上是轮廓分明,而且鼻梁挺直,唯独一双又黑又大眼睛被小扇子似的睫毛围了起来,这一处有些不够男人。

  尽管白璧微瑕,但是四郎全身上下的确不乏少年那种勃勃英气,神态动作都绝不娘们。再说了,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女孩子过!

  四郎本来在烈日下走了一路,就有很大火气,现在简直忍不住要和这两个有眼无珠的军士干上一架了。

  看着四郎小拳头紧握,双颊气得通红。冷面道长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个一闪而过的笑意,他一本正经的跟两个大汉解释道:“这是我的小道童,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孩子。”

  “这……”大汉依旧狐疑的上下打量四郎穿着道袍的身段,不肯放他进去。

  四郎便道:“师傅,我就不进去了。你去里面看看,我在外面帮你守门捡漏。”

  道长想了想就点头同意,让他在大门口等着。

  长街两侧有许多果子行,家家门口都撑开青布大伞,又排列着许多床凳摆开摊子。摊子上堆垛着义糖甜瓜、卫州白桃、小瑶李子、凉水荔枝等果品。此外,还有许多贫苦人担着一担子冰水在酷烈的日头下沿街叫卖,人称冰胡儿。

  这类冰水存放不易,不多时水中的冰片就会被烈日烤化,所以一次只装一小桶,卖完再返回酒楼里取冰。这些人家里穷的都吃不上饭了,自然没有能力贮冰,所以都是租借了酒楼里的冰块,自己做了冰水来卖。

  四郎毕竟不是城里做苦力的糙爷们,他被殿下养得很有些娇气了。今日跟着道长走了一阵,早就热得头晕眼花,这时候更加不愿意站在南大营外傻等。

  他四处望了一下,看到有个老头在牌坊门楼投下的阴影里卖冰水,便急忙跑过去,要了一碗冰镇酸梅汤自己喝,又要了一碗清凉米酒留给道士。四郎看到远处两个守门的军士瞪大了眼睛瞧着自己,也狠狠瞪了回去:看什么看,小爷就是不请你们喝!

  牌坊门楼边上凉飕飕的,似乎有幽幽的穿堂风从门的另一侧刮过来。四郎坐在阴影里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很舒服的长叹了一口气,把目光无意识地在街面上逡巡。

  路上行人依旧寥寥,所以不远处的南城门外缓缓驶来的一辆板车就分外显眼。车里的西瓜堆得很高,颤颤巍巍的驶向牌坊门楼,似乎是进城卖瓜的瓜农。

  一个好像是弟弟的少年在前面拉车,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瘦弱的身体弯成了一张弓。后面跟着的仿佛是哥哥,提着两个红色的包袱,神色轻松的跟着后面。四郎简直有些不快了,他觉得这个哥哥明明长得要魁梧很多,怎么却这样欺负弟弟呢?

  四郎一边喝着冰水,一边跟着这两兄弟移动视线,看到这辆西瓜板车缓缓过了牌坊门楼。南城门这边是一段凹凸不平的上坡路。

  离得近了之后,四郎就看出来了,原来这哥哥让弟弟在前面拉车却是在照顾他。

  走上坡路的时候,历来是后面推车的比前面拉车的费劲些。

  四郎看到哥哥用肩膀顶着板车,弟弟在前面也用力,但是明显轻松很多。这段上坡路兄弟两个走得似乎颇为不易,好容易推到了半路上,车又陷入了修建门楼时挖出来忘记填好的土坑里。

  这一下震动非常厉害,车上的大西瓜噼里啪啦落下来好几个,在地上摔得瓜破汁流。

  哥哥赶紧大喝一声,用肩膀顶住车架,然而板车的一只轱辘却怎么也出不来,哥哥用肩膀使劲顶可好几次,每次都是被车轱辘再次滑了进去。

  四郎看那哥哥急的满头大汗,本来就瘦弱的弟弟更是一副马上要晕倒的样子,心里很为两人的兄弟情深感动。他想了想便随手捡了一块修门楼时废弃的砖块和一根木棍,几步跑上前去,先帮忙用砖块垫住哥哥撑起来的车轱辘,然后使那根木棍一敲,板车很容易就上来了。

  扛杆原理,行侠仗义就是这么简单!四郎再次得意的看了一眼那两个诬蔑他的守营军士。

  弟弟似乎很害羞,不怎么说话,哥哥对着四郎一拱手:“真是多谢了。”说着挑了一个八斤左右的大西瓜递了过来。

  “我们兄弟两个住在南门外的马后村,靠近钟山脚下的陵园里有一块地就是我家的,我今日带着弟弟进城来卖瓜,谁知道道路这样难走。一车西瓜眼看着都要被折腾光了……实在多谢小哥出手相助。这一个西瓜便送给恩公。自家种的,包甜!”

  钟山脚下的陵园瓜四郎很清楚,四郎对江城里一切好吃的都很清楚。

  陵园就是以前一个贵族修墓时建起来的地上行宫,后来渐渐倾颓坍塌,加上天灾人祸,如今已经看不出地上陵寝的样子了。反而被人开垦为瓜地。那块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西瓜各个皮薄子小,汁多甘甜,为瓜中上品。

  四郎抱住大西瓜,目送着这辆板车远去,转过身就发现道长已经出了营地大门。四郎急忙把西瓜放在冷饮摊子上,一把拉住卖冷饮的老爷爷向着道长招手。

  “师傅,快看,我抓住了一只鬼!”

  ☆、97·陵园瓜2

  今年天气酷热,白昼的江城就跟个大蒸笼一样。行人挥汗如雨,大声咒骂这鬼天气。唯独卖冰水的祝老汉却心里欢喜,巴不得天气再热一点,他好多赚两个钱贴补家用。也不想想自己都多大岁数了,再热一点身体吃不吃得消。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祝老汉就养了一个儿子,却外出做生意去了,女儿嫁在本地,毕竟不能常回娘家。所以两个老的就和媳妇、小孙子住在一起。

  仓廪实才能知礼节。穷人饭都吃不饱,哪里能讲究那么多儒家道德礼仪。所以,祝老汉虽然见不着儿子想得慌,但是也从来没阻拦着不让去,反而鼓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等到儿子真的走了,不光老伴埋怨,连媳妇都没得好脸色与他了。

  不过,这位远行的不孝子倒是很能干,每年都托人带回来三十两白银,在当时可算多。祝家的日子还算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