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末日流亡第82节(1 / 2)





  “……附近海床上的礁石有部分损毁的迹象,就是这里!符合陨石坠落时产生的冲击波影响,还有这边……看声呐图,很像是一条小海沟,地球联邦提供的海底地形图上没有!2051g3与g4陨石在坠落后引起了一次小规模的地震,记得吗?”

  大家兴奋地伸头张望着,摩拳擦掌,马上就要开始准备打捞了。

  甲板吊车拖来一个集装箱,里面是一个半透明的球形舱。

  有最先进的水下拍摄装备、定位探测系统,外壳附带挖掘工具与存放标本的装置。

  “目标所在位置,水深862米,比预计的更深一点……”

  众人一边忙着检查装备,一边商量由谁下去。

  因为原本计划里的操作员,从昨天开始出现了感冒迹象,大概是从寒冷地带到热带海域产生的不良影响,今天的症状加重还有头痛的迹象,所以不适合下去了。

  预备操作员看起来很紧张,而且也需要一个协助他的人。

  “我来。”

  朱祝自告奋勇,操作并不难,看手册就行。

  但他主动请缨,其实是陆笛与晏龙商量之后提出的。

  “还记得刘博士的话吗?”晏龙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带上陆笛,如果在海底有异常情况,他比探测仪器知道得还快。”

  “而且是通讯……保险。”陆笛强调说,“如果深潜工作舱的通讯中断或者出现意外,我能脱离载体,回海面求援。”

  第70章 下潜

  “天气晴好, 气象雷达显示,两个小时之内都不会下雨……”

  几个人一前一后地帮助潜水舱驾驶员穿上简易的维生装备,检查身上的定位仪。

  虽然潜水舱非常安全, 但是按照华夏的习惯, 会对意外情况有另外一套方案设计。

  “这是气囊救生设备,只要海水深度不超过一千米都有效,如果出现意外, 建议尽量操纵驾驶舱来到六百米以上的位置再使用, 这样生还的几率更大。”

  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给朱祝解释, 这个设备是怎么用的。

  朱祝听得非常认真。

  他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吉利”, 或者害怕“立flag”。

  科研是不能怀有侥幸心理的。

  就算要赌,也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再赌。

  事先知道可能有风险,那怎么认真准备都不为过。就像华夏这次接到海啸的预警,最后除了商都跟蚌港之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受到海啸的影响,有人说是白忙活一场,影响了生产生活还引发恐慌,这个想法对吗?肯定不对。

  总之跟谁赌都行,千万不能负气,想跟大自然赌。

  团队负责人亲自走过来给他们鼓劲, 外加做个介绍工作。

  虽说出国三天了,但是团队人太多, 再加军舰上的服役军人,于是没在工作方面打过交道的人,也就是混了个脸熟,根本不清楚对方的来历与姓名。

  “这是朱祝,上头调过来的;这是姚平, 潜水舱的预备操作员。”

  朱祝的名字念起来有点好笑,但是加上后面一句话,大家立刻收了笑意。

  华夏文字博大精深,一句话有很多种意思,既然主动请缨进潜水舱,负责人又很快同意,说明朱祝不是“走后门”的,可能有别的任务,也可能非常靠谱,反正不是“普通同事”。

  这就不方便开玩笑了。

  潜水舱驾驶员姚平甚至有些局促,跟朱祝握了握手。

  负责人拍着他们的肩膀,继续交代说:

  “一切按照手册进行,保持通讯,由小姚主控。朱祝是来协助你的,他带了比较先进的探测设备。”

  姚平疑惑地看了一眼朱祝,发现大家穿的装备差不多。

  至于推在额头上的扫描眼镜,团队里是人手一个,从外表是绝对看不出差异的。

  朱祝也不解释,冲临时搭档姚平笑笑就算了。

  这次水下作业,朱祝只能带陆笛。

  笔记本电脑交给了袁仲夏。

  “目标水域地形图已经传送到了潜水舱的电脑上,声呐探测设备没有发现异常。”晏龙不断地检查、监视着各种数据结果,他借着电脑屏幕的摄像头,看着朱祝与姚平进了潜水舱,然后甲板上吊车“抓”起潜水舱,然后缓缓挪移到船舷侧面,带着潜水舱进入三十米左右的深度,确定潜水舱不会撞到船底之后,这才松开了抓扣。

  “游龙号,你已脱离,祝一切顺利。”

  “游龙号已收到,推进器正在工作,一切正常,谢谢。”

  水下作业摄像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舱外的,一个是舱内的,可以记录操作过程,同时也能及时帮助操作人员发现意外情况。

  陆笛知道船上能看到这边的情况,加上潜水舱里还有一个姚平,所以他没出来,继续保持着沉默。

  潜水舱在缓缓下降。

  起初海水是近乎透明的碧蓝色,在日光渲染下像一块通透的翡翠。

  随着深度增加,阳光仿佛变成了头顶上挂着的一面镜子,晃啊晃的,让人有些眼晕。

  ——又像是掉进了一口上小下大的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