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章(1 / 2)





  宋希没看那两人,背了药箱下车,指挥着后车厢里几个大兵帮忙卸车安置药炉。

  沈越知道宋希不耐烦这些人事虚礼,一下车就把那两个工作人员截住了。

  “小宋医生来啦!”

  宋希刚走到一栋宿舍楼下面,就听楼上喊了一嗓子,抬头看看,楼道里一个人正趴在窗上朝他挥手。仔细看看,不认识。于是,从一楼开始,一间寝室一间寝室看起。身后跟着四个大兵,两个帮忙拿药箱,两个维持秩序。

  县一中条件不错,宿舍是六人间,三个高低床上下铺。现在又多加了三个高低床,而且两两并在一起,两张床可以睡三个人。除了离不开娘的小孩子,住宿都是男女分开。

  这里人的毛病不大,大多是冻伤,再就是重感冒,有个别严重的都被送到了医院。医院条件也不好。天冷得病的多,县里几家医院早就已经人满为患。

  中午宋希在这边吃了午饭,一碗飘着几片白菜几点油花的玉米面糊糊,两个巴掌大玉米面馒头。

  宋希和几个大兵是在校门口门卫室吃的午饭,正吃着,跑过来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男女的十来岁小孩,把手中东西往宋希怀里一塞,跑掉了。

  是一个午餐肉罐头,还带着体温。

  第94章

  宋希只觉得心里堵得厉害,到底还是把罐头打开了,拿小刀子分开,一个大兵一块,自己和沈越都没有。

  沈越看着旁边战友饭盆里的午餐肉,目光十分不善。

  一排长往旁边挪挪,夹起午餐肉一口塞嘴里,满足极了。

  沈越脸一板:“一排长,你嘴太大了,回去跑十圈。”

  一排长闻言满怀希望看着沈越,说:“连长,跑圈是体力活,跑完能不能吃一顿饱饭?”

  旁边几个大兵不约而同把整块午餐肉塞到嘴里,集体看向他们家连长,小眼神十分期待。

  沈连长顿时觉得糟心极了。吃不上饱饭,连罚圈都不能了,以前队长动不动就罚他们跑圈的时候多帅啊!

  宋希放下筷子,说:“快点吃完,要干活了,这边药还得继续煎。”

  几个大兵迅速吃完饭,瞬间到岗。

  宋希看了沈越一眼,挑了下大拇指。

  沈越得意极了。这群兵可是他一手调理出来的,现在总算是勉强能看了,真不知道以前带他们的教官是做什么吃的。

  天擦黑,沈越带着那几个大兵把宋希送了回去,蹭了一顿饱饭。

  宋希每天往县里跑一趟给人看病,沈越带兵车接车送。

  几天下来沈越手底下的兵轮换了一遍,宋希被吃空了一个米袋子一个面袋子。

  不用再出诊的时候,宋希算算日子,穆允峥已经走了一个多礼拜了,心里就有些恨恨的——虽说这些日子家里的活都是李宝田在做——但是晚上一个人的被窝真的很冷啊!

  不再出诊以后,宋希发现有人进山了,成群结队的,拿着绳子斧子,还有很长的砍刀。

  宋希去山里看了看,发现了几个套子,还有就着地形挖出来的陷阱。再看看去年春天种下的树,发现没怎么被砍,就放心了。

  宋小多凑过去在陷阱上面嗅了嗅。

  宋希拍拍肥狗,说:“记住这个味道,往后进山散步遇见这些有人味儿的东西绕着些,不然等着被人扒皮吃肉吧!你身上肉多,要是不小心被套了他们肯定不会把你还给我的。”

  “汪!”宋小多认真地记下味道,叫了一声。人类有很多东西都很危险,小多会很小心很小心的。

  带头进山的是村里李茂昌家的亲戚,刚从东北过来不久,懂一点打猎的皮毛。

  李茂昌媳妇是当年买来的职业媳妇,就是那种专找农村说不上媳妇的光棍下手嫁过来一两年就跑掉接着卖下一家的职业团伙。李茂昌媳妇已经卖过三四家,年纪也不小了,看这家人日子不错对她也好,就安心住了下来,现在儿子都十来岁了。

  李茂昌媳妇有一个姐姐,看妹妹日子过得挺好,卖到东北以后也安顿下来了。公公婆婆都是厚道人,丈夫牛坤也老实勤快,如今已是儿女双全。原本日子还不错,只是近几年年景实在不好,他们那里又冷得厉害,收成不好,日子就越发不好过了。

  去年地被征走建了玻璃温室,两口子都在农场里干活挣工分,原以为日子就会好起来了,结果却发现越来越过不下去了。牛坤四十,父母都是六十多干不了重活拿不到工分,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七岁,更是干不了活。两个人挣工分,却要养活一家六口,就有些吃力了。今年温室里第一茬庄稼收获以后领了粮食,怎么算都吃不到下一茬粮食收成的时候。于是,一家人商量商量,就来投奔“日子过得不错粮食够还能吃肉”的小姨子了。

  李茂昌家日子过得还真不赖。他们家老人前些年就过世了,一家子就三口人,两个大人都是肯干的,李茂昌还会点木匠活,经常有人找他打些桌椅板凳什么的,手头要比村里一般人家松快多了。但是,现在多了大姨子一家六口。

  牛坤带着老婆孩子老爹老娘辗转到了李家沟子,一看连襟家的境况,心里有底了。连襟家有十二亩地,好好侍弄着,也能捎带着养活自己一家六口了。只是自己一个大老爷们总不好带着一家子吃白饭,总得找个营生。听到小外甥跟儿子说起上回小宋叔送的野猪肉多香多好吃,牛坤就动了心了。进山打猎,他年轻的时候还真跟人学过。既然山里有出产,如果他要是能弄些肉回来,就不算吃白饭了,有多的说不定还能换些粮食。

  于是,牛坤做了些准备,就叫着连襟进山下了几个套子。

  别说,还真有收获。下了六个套子,隔了一天过去看就逮住两只兔子。虽说瘦巴巴的,好歹也是肉啊!

  有了收获,牛坤底气就足了。李茂昌是木匠,给做了一把简陋的木头弓箭,牛坤又逮回来三只野鸡。收获多了,跟着牛坤进山的人也就多了。

  听完李宝田的详细消息,宋希忍不住咂舌。年前带着沈越他们进山那次捉狠了,大些的野物都跑到里面去了。为了休养生息,他都好久没进山抓肉吃了,也就小多自己散步的时候带一两块肉回来。这样浩浩荡荡一群人进山,估计那些小东西们该遭殃了。宋希怀疑到开春的时候他还能不能在山边子上看到兔子山鸡。

  不过,东北温室农场居然采用了工分制,那可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东西了。工分制,按劳分配,看上去没什么不好。只是像牛坤那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只凭两双手又怎么养得活全家呢!

  宋希抱着小多看着李宝田把羊圈鸡圈兔子笼狍子笼全部清理干净,说:“走吧,我也带你去山里看看,说不定咱们也能逮只兔子回来吃吃。”

  李宝田默默地看着兔子笼子。

  宋希说:“里面是我挑的种兔,不能随便吃。野兔野性大,不好养活,动不动就绝食饿死。这几只还不知道能养到什么时候呢!倒是傻狍子好养,有两只已经揣上了,等生了小狍子给你逮一对。”

  李宝田犹豫一下,摇摇头:“我不要了,家里还有野猪和野山羊呢,都是我养着呢。”

  两人进了山,没多久就见一只狍子朝着他们跑了过来,还有人在喊:“快,快拦住!”

  宋希推了李宝田一把,让人上去帮忙拦着,自己和宋小多都站着没动,却把狍子逃跑的可能路线都给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