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3节(1 / 2)





  景婳一向跟她同仇敌忾,当下怒道:“胡闹!把自家的闺女充作宫女送到太子身边,这不是犯乱宫禁是什么?他们魏家的女儿都是娼妓么?这样下流的做派,母后就该立刻命人杖责数十,再赶出去才对!”

  林若秋也正为此事头疼,“可是阿瑛似乎对她十分喜爱……姑且留着吧。”

  听说是太子心悦,景婳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只道:“这种女人可不堪为太子妃,母后别让那狐媚子得逞。”

  林若秋颔首,“我省得。”

  其实那魏宁婉若与楚瑛两情相悦,她并不会计较些什么,甚至有可能成全他们。无奈魏家从一开始就打错了主意,那林若秋就不得不以小人之心来揣测,甚至暗暗提防。

  她跟皇帝说起立魏氏为良娣时,皇帝倒着实发怔了一会儿,“阿瑛不是喜欢湘平家的闺女么,怎么倒换了?”

  林若秋也觉得湘平公主很好,若是让她家的女孩子来当太子妃,满朝上下肯定都没异议的。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或许正因楚瑛与那女孩子太熟络了,两人才没法更进一步吧。所谓竹马打不过天降,或许正是这个道理。

  林若秋也只好认清现实,“既如此,那就先封良娣吧,横竖魏家亦是太后娘娘母家,门第上是说得过去的。”

  其实魏家若规规矩矩让女儿来参加大选,林若秋或许允她当太子妃。无奈魏家自己立身不正,偏要使这等龌龊手段,林若秋就只能给魏家一个下马威,用个良娣对付过去。倘若魏宁婉日后表现良好,林若秋再考虑要不要法外开恩,擢升其为太子妃。

  皇帝皱眉道:“魏家也是糊涂。”

  打从承恩公被削爵之后,魏家元气大伤,竟至一蹶不振。皇帝并非不念旧情之人,何况毕竟是舅舅,他本来打算日后提拔一两个可造之材到朝中任职,这下看来是不必了。

  区区小事,楚镇自然不放在眼里,但看林若秋这般恼火,他却觉得有趣,刮着她的脸颊道:“朕看你越发有恶婆婆的派头了,怎么,如今能体会母后昔年的心境了么?”

  “那怎么一样?”林若秋窝在他怀里道,“臣妾从未有过非分之想,您也从未因臣妾坏了规矩,这能比吗?”

  “有什么不同?”楚镇搂紧她道,“朕当时未坏规矩,只是没想到合适的办法,倘朕能够,恨不得一开始就立你为后,将你牢牢困在朕身边,省得你哪日弃朕而去。”

  林若秋的确没想过皇帝竟有过这样惊世骇俗的想法,可她庆幸皇帝没付诸实践,真要如此,她岂不成祸国妖后了?

  还是现在好,平平淡淡的,却也能走上一生一世。

  第221章 魏女

  经过皇帝一番打趣, 林若秋对于魏氏女的恶感减轻了许多。但这并不代表,她就很愿意魏氏女做她的儿媳妇了。

  “难得阿瑛喜欢, 看在阿瑛的面子上, 咱们且周全些吧。”林若秋对红柳道。

  绿柳去年就满了年岁, 出宫返乡去了,临走的时候林若秋给了她一大笔安家费,那女孩子眼泪汪汪的,恨不得留下来伴她终老,最终却是林若秋反过来劝她半日,才让绿柳回心转意——她这里又不是尼姑庵, 白白耽搁青春做什么?能安心嫁人,自是比留在宫里受罪强。

  红柳就不必面对这样两难的决定, 横竖她跟魏安两口子都在宫里当差, 休沐时往外头的大宅子里小聚一二,正经事却是半点都不耽搁的。

  大约是这几年宫内日渐和平的关系,红柳的心境亦宽容多了,她道:“娘娘说的很是, 宁拆十座庙, 不破一桩婚,他们小两口的事,咱们又何须打扰呢?”

  林若秋轻哼一声,“我只盼她对阿瑛有几分真心。”

  此时没有也无妨,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她只怕魏宁婉太过汲汲于权势富贵, 或是为了娘家撺掇太子做些不当做的事,那就不好收拾了。

  疑罪从无,既然她眼下看来还算安分,林若秋便只能好生待她。

  封了良娣的次日,魏宁婉就到宫中来请安了。看到她的第一眼,林若秋就明白楚瑛为何会喜欢她,这女孩子就像一颗成熟的水蜜桃,鲜嫩多汁,叫人恨不得咬上一口,楚瑛尚且未经人事,哪经得起这种诱惑,自是轻轻一勾便上手了。

  由此可见,魏家在送她入宫之前,便已经过周密的安排,且是瞄准了楚瑛这棵大树,择肥而噬。

  故而,尽管魏宁婉在她面前表现得无比端庄贞静,礼数亦无任何欠缺,林若秋心下还是难以升起好感来,只是简单嘱咐了几句为人妻室的道理,就命人倒茶送客。

  魏宁婉怯怯抬眸,“母后对妾身有何不满么?”

  林若秋微笑,“自然不是。”

  “那为何您不愿臣妾侍奉身侧呢?”魏宁婉楚楚可怜道,动人的大眼睛里溢满了泪水,似乎很想留下来侍奉婆母。

  见林若秋不言不语,目光却如针刺一般,她惴惴半日,还是小心的道:“臣妾知道母后一直有所疑心,不怕告诉母后,臣妾在入东宫之前,并未对太子有过非分之想,可是太子殿下实在对臣妾很好,臣妾才……”

  说着便悄悄红了脸,仿佛她之所以愿意做这个良娣纯粹出于对太子的爱慕,而魏家的计划她是完全不知情的——她只是一个任人摆布、柔弱无依的女孩子。

  有趣。林若秋莞尔道:“如此说来,你对太子没有半分私心。”

  “自然是没有的。”魏宁婉忙道,脸颊又泛起酒醉般的酡红,“臣妾只想尽心侍奉太子殿下,良娣也好,孺子也罢,别无他求。”

  说罢,又忐忑的望向林若秋,“母后可是不信臣妾?”

  林若秋从容颔首,“只要你说,我便信。”

  魏宁婉松了口气,若这般作态都不能取得皇后信任,那她这趟可谓白来了。她生怕言多必失,趁着林若秋此时心情尚可,便躬身告退,且再三陈述:若皇后愿意她来尽孝,她随时恭候。

  红柳打发这位魏良娣出去,回来便朝林若秋笑道:“是个伶俐人。”

  “太伶俐了。”林若秋难免感慨,打从皇帝遣散六宫之后,宫里多久没看到这样七窍玲珑之辈,没想到却在自己身上看到,这让她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她那一代人已成了过去式,该有新人来争奇斗艳。

  红柳忖道:“娘娘觉得她说的是实话么?”

  “你以为呢?”林若秋笑道。刚一进宫礼数就这样完备,瞧魏宁婉那行云流水的做派,若不是从小培养,哪能做得这样纯熟,可见魏家是真有心,才挑了一个最合适的来实现光复大志。

  红柳亦摇摇头,“奴婢也是半点不信,还说什么甘为良娣孺子,若将来当不成太子妃,怕是得哭天抢地闹个没完呢。”

  林若秋静默不语,心中却已有了决断。魏氏这招以退为进确实不错,意在博取她的好感,不过她这人向来不喜欢走寻常路,既然魏氏口口声声说不曾觊觎太子妃之位,那林若秋只好多晾她一阵子了——是她自己说的哟。

  出了琼华殿,魏宁婉便一扫方才的懦弱卑怯之态,脸上反倒蓄满了阴云。

  陪她进宫的侍婢见小姐如此,也不好多问,只讪讪道:“皇后娘娘待您还是挺客气的,日后常来常往,总能取得皇后欢心,您不必着急。”

  “光是欢心有何用?”魏宁婉冷声道,“若非皇后一意阻挠,此刻太子妃之位已然是我的了,如今却得委曲求全,一个劳什子良娣,打发乞丐么?”

  她对皇后可半点尊重不起来,谁都知晓林皇后当初与太后娘娘乃至魏氏一家子的嫌隙,陛下自己就是魏家人生的,自然不可能反过来打压母家,她明明入了东宫却做不成太子妃,可不就是林皇后从中作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