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4章 两线作战(二十三)

第384章 两线作战(二十三)

? 第三百九十二章两线作战(二十三)

山头分别驻守我军第三集团军某部一营兵力,虽人数并不算多,但大都是究竟战火考验的老兵,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战斗意志更是坚强,更重要的是战术运用非常合理,刚才联军一顿排山倒海的轰击,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其实效果非常差,给我军造成的伤亡非常有限,只不过是摧毁了部分野战工事而已。

其实早在战前,我军上下就广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除了一般的战术演练,特别研究了在敌人优势火力下如何提高生存能力,如何保存有生力量,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如何发挥步兵轻武器的火力等等问题。为此,我军参谋部门搜集整理了过去一些成功的战例,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战术。

其中特别提到了华北“四二八高地”之战以及“松树岭”战斗,这两次战斗都是在敌人优势兵力、火力下,成功阻击敌人而又能大量杀敌的成功战例,经过一番探究,最后得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是在兵力部署上要做到前轻后重,少摆多屯。就是说,在最前沿阵地不要布置密集兵力,而是保持最低限度的人数,这样就能在敌人大密度火力打击下,减少兵员伤亡,保存生力军。

二是发挥反斜面的特殊作用。在山地作战中,反斜面是一种特殊的地势,它处于正面攻击火力的死角,无论对手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极难把火力倾斜到这个地方,正是利用这个因素,将防炮洞、屯兵点、补给点设在这里安全系数最高。

三是火力布置上要做到正面侧面相结合。在山地攻防战中,不管敌人炮火多么强大,总不能一直打下去,全部靠炮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炮不能上刺刀”,最后的问题还得靠步兵来解决。一旦步兵发起冲击,我军就可以充分发扬步兵轻武器的火力优势,对敌人展开疾风骤雨般的扫射,把敌人坚决消灭在前沿。构筑侧射火力,形成袋形火网,就能最大限度发扬火力,提高命中率,这是无数次实战得出的经验。

对于这些作战思想和实战经验,我军要求各级指挥员,特别是一线连排级干部都要详细学习,烂熟于心,领会贯通,灵活运用。

此时,“鹰断山”和“大子顶”上,我军只有一个班的观察哨,联军的大规模炮击、轰炸仅仅造成极少伤亡,而大部兵力都集中在反斜面掩体中。随着联军炮火的停止,不用多说也知道步兵要上来了,一个排的战士悄悄运动到山顶阵地,开始布置火力。

接下来的战斗过程和“松树岭”基本相似,联军以此次攻击不能凑效,每每联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到山顶前沿,无一例外的遭到密集火力的打击,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雨点般撒下来,躲也无处躲,藏也无处藏,只能丢下一地死尸狼狈退下去。接下就是再一顿猛烈火炮准备,步兵再次发起冲锋,山顶的火力似乎更强了,这样的情景坚持让联军上下感到无比的绝望。山上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啊!难道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克琉斯”。

联军指挥官恼羞成怒又有些无可奈何,只能再次加强火力,请求上级动用轰炸机,投掷重型航空炸弹、特殊弹药,增大杀伤力。美军在二战当中以及战后,相继研制成功许多新式武器弹药,其中一种就是特殊炸弹,叫做“凝固汽油弹”也叫“燃烧弹”。

装有凝固汽油的炸弹叫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爆炸时能产生高温火焰,内装用汽油和其他化学品制成的胶状物,通常以飞机进行投掷。爆炸后形成一层火焰向四周溅射,发出1000°C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地燃烧。美国于1942年初研制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凝固汽油大量装填凝固汽油炸弹,并普遍用于燃烧地雷和各种类型的喷火器。凝固汽油的杀伤效应包括热和毒剂,凝固汽油燃烧温度高达1000℃~3000℃,且黏着力强,作用时间长,因此皮肤烧伤面积广,损伤深。烧伤部位以暴露区最多,由于凝固汽油烧伤产生大量的烟雾,易导致严重吸人性损伤及一氧化碳中毒、磷中毒,肝、肾、心脏损害等。

联军开始使用这种丧心病狂的武器,两个山头顿时被熊熊烈火吞噬,阵地上我军两个排的战士刹那间陷入火海……场面异常惨烈,无论山下的联军还是山上的我军都被这种情景震惊了,一时间,战场上枪炮声停止了,烈火中猛然站起几十个火人,一路冲下山头,试图冲进敌群,但是没走几步就已经倒在地上……

联军指挥官大喜过望,认为这一下肯定把敌人吓住了,立即展开进攻,但是依然遭到顽强的反击,并且反击的火力更加猛烈,许多中国士兵不顾危险,呐喊着发起反冲击,一度冲击到山腰,联军阵型一时告急。

先头部队攻击不顺的消息传到联军指挥部,麦克拉斯也觉得不可思议,联军所有能用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共军的顽强远远超出了想像。如何才能尽快向前推进,击破敌人的阻击,因为联军大部队真正的目的地是蒙阴附近,现在看,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确实不太容易。

因为从地图上看,沿途尽是这样的山头,地形非常不利,照这样的速度很难突破敌人建立的防御线。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到时让他感到意外,南线辅助兵团,进军非常顺利,已经到达泰安,敌人进行不太强烈的反抗,直接放弃了泰安城。这个情况倒是引起了他的疑虑,这个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这边敌人抵抗如此顽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释?

方天朔给出的理由是:敌人主力已经集结于北线,准备与联军决战,南线兵力薄弱很难抗衡,自然只能仓皇撤退。还有一点,敌人之所以顽强阻击,其实就是不想一上来就被联军火力压制,真正的目的就是让联军在今后的作战中越加小心,不敢大胆攻击。从而为他们赢得集结兵力的时间。

对这个说法,麦克拉斯并不太认可,但是也没有太好的解释。于是,一边命令南线部队继续进军,但是要做好侦察,切勿冒进。另一方面,命令空军出动大量战机,严密封锁敌人阵地后方的交通运输线,切断敌人的补给线,从这个方面严重打击削弱敌对手的战争潜力,迫使敌人主动后撤。